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超基因引領幹細胞治療 接軌國際 |
摘錄工商A 13 |
2025-04-09 |
適逢創立25周年,來自新加坡RMT生技醫療集團旗下,超基因生技 以「傳承、永續、感恩」為主題,於全台最大規模的婦幼展中舉辦紀 念活動。由博醫能生技董事長何啟功、超基因生技董事長王惠鈞、總 經理朱恆毅及RMT-Supercell Japan副社長根本勝則等重量級嘉賓親 臨現場,透過專家座談會為眾多準爸媽與家庭參觀民眾宣導正確的幹 細胞保存觀念與再生醫療應用前景,展現企業深耕25年的堅持與對未 來的承諾。
前身為2001年創立的再生緣臍帶血,超基因生技的歷史可溯源至1 965年,由謝成源博士創立食品衛生研究所(即今國家生物資源保存 及研究中心)。歷經董事長謝忠居與董事長何美清的努力,2007年儲 存首批幹細胞,開啟了台灣臍帶血儲存與幹細胞技術的新紀元。隨著 新加坡RMT集團總裁石原智博的投入與國際資源導入,更名為「超基 因生技」,以「Reliance誠信」與「不忘初心」做為醫療事業體的座 右銘,極力推動台日再生醫療技術合作及幹細胞治療的臨床試驗,引 領台灣產業接軌國際。
「我們一甲子的信念展現在這段橫跨半世紀的歷程中。」博醫能生 技董事長何啟功指出,超基因延續再生緣堅持的信念與品質,硬體設 備亞洲第一、臍帶血幹細胞儲存25年後活性仍大於98%,都是對存戶 最大的承諾與保障。再生緣當時在新竹食品科學研究所打造的儲存中 心,連總統蔣經國都曾經參觀過。「裡面的設備,即便從25年後今天 的國際標準來看,都還是很先進,有儲存界的勞斯萊斯的美名。」
「過去臍帶血幹細胞的臨床應用尚未普及,主要是因為技術尚未成 熟、應用條件仍在發展中。」何啟功坦言,目前,臍帶血幹細胞已可 應用於治療再生不良性貧血、中風、腦性麻痺等血液性與神經性疾病 ,不僅手足間、骨肉間,甚至隔代之間也能彼此受益,國際上已有多 起成功案例。未來應用更將延伸至心臟、免疫與退化性疾病等領域。 間質幹細胞則特別適用於老化、創傷修復與神經退化,是國際再生醫 療研究的重點方向。「創辦人的遠見發現了幹細胞的妙用,現在博醫 能要做的,是要將這份願景實現。」
展望未來25年,何啟功表示,博醫能將持續深化與成功大學、台大 醫院、三軍總醫院等國內醫學中心的合作,擴大臨床試驗規模;並與 日本合作成立合資公司Supercell,規劃設立海外儲存中心,提供異 地備援服務,增強儲存韌性。「日本在再生醫療領域領先台灣至少十 年,雙方交流可望促進台灣整體醫療技術的進一步升級與國際化。」
在技術創新方面,何啟功指出,傳統幹細胞培養長期面臨兩大挑戰 ,首先是操作時原料不足,尤其臍帶血中血清量不足會影響培養成功 率與細胞活性;再者是血清本身可能含有細菌、病毒等微生物,若未 妥善處理,將成為潛在風險來源。因此超基因引進美國的無血清培養 技術則成功突破這些限制,不僅克服原料供應問題,更從源頭杜絕污 染可能,大幅提升細胞保存的安全性與可用性。
何啟功進一步釐清部分民眾對「儲存四寶」的誤解。許多人誤以為 是將臍帶血、羊膜、胎盤與臍帶原件直接冷藏,實際上並非如此。「 我們會先將四寶進行分離、切碎,透過精密程序萃取出幹細胞,並經 過層層品質檢測與活性量測,去除任何病毒或細菌後。」然後將要儲 存的菁華加以保存,這正是幹細胞儲存技術價值所在。
此外,何啟功也提醒,在再生醫療法上路後,需特別重視兩項關鍵 原則:首先是臨床試驗的安全性,再者是細胞原料來源須可溯源並充 分揭露。「若未嚴格把關,將導致魚目混珠、好壞不分的情況,對科 技發展將是極大傷害。」
RMT-Supercell Japan副社長根本勝則提到,RMT集團已建立涵蓋臍 帶血、胎盤、羊膜、間質幹細胞等多元細胞來源的醫療級儲存體系, 以高標準保存設備建構出完整且具臨床潛力的供應鏈。「我們的使命 是透過RMT的全球網絡,將日本最先進的再生醫療技術引入台灣、亞 洲甚至全世界。若能幫助更多病床上的人重拾希望,這些努力就值得 了。」
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總統科學獎得主的超基因董事長王惠鈞表 示,RMT代表Reliance(信賴)、Medical(醫療)與Technology(科 技),這也是超基因與博醫能的企業核心價所在,不只講究技術,更 看重信任與保障。近期新加坡某儲存中心因溫控失效導致液態氮損壞 、細胞受損的事件,顯示細胞儲存安全機制的重要性。超基因與國泰 世華合作,導入第三方信託制度保障客戶權益,同時推動異地備援方 案,目前已在日本設立儲存中心,未來也將視情況拓展至新加坡與東 南亞,打造更完整的跨國風險韌性系統。
王惠鈞強調:「科技的最終價值在於改善生活品質。研究若不能落 地、無法回應社會健康需求,終究缺乏實質意義。」未來超基因將持 續推動再生醫療的臨床應用,讓科學研究真正走入日常、守護每個家 庭的希望。
為慶祝25周年並回饋社會,王惠鈞宣布,超基因將於5月母親節期 間推出公益活動,提供30個免費幹細胞儲存名額,獻給具孝行事蹟的 家庭,活動詳情將於官網公告。
活動中,超基因總經理朱恆毅與行銷總監林懿樺同步亮相,象徵公 司新世代管理團隊正式成形。
隨著台灣、亞洲與全球對再生醫療的高度需求日益擴大,超基因將 整合研發、臨床與國際資源三大動能,持續擔任亞洲幹細胞儲存與應 用產業的重要推手,迎向下一個25年。
|
2 |
超基因生技25周年 引領亞洲再生醫療 |
摘錄經濟A 16 |
2025-04-08 |
RMT集團超基因生技6日舉行25周年慶祝記者會,以「傳承、永續、超越」為主題,展示其在臍帶血與幹細胞儲存領域的卓越成就,並宣布多項關於再生醫療技術發展的計畫,向外界展示其成為亞洲領先再生醫療企業的決心。
超基因生技的歷史可追溯至1965年謝成源博士成立的食品衛生研究所,至今已有一甲子的歷史。該公司的前身再生緣創立於2001年,由謝忠弼和何美慶兩位董事長共同創辦,成為台灣最早投入臍帶血幹細胞儲存的企業之一。2022年10月,新加坡RMT集團總裁石原智博接手再生緣,並更名為超基因生技,為公司注入國際化資源與視野。
曾任衛福部次長的RMT集團博醫能生技董事長何啟功在記者會上表示,博醫能生技公司是新加坡RMT集團在台灣的重要子公司之一,其成立源於RMT集團總裁石原智博對再生醫療的願景與投入。石原智博曾因個人健康經歷,深刻體會到再生醫療技術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促使他入股再生緣臍帶血公司,同時成立博醫能生技,專注於再生醫療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超基因承襲了再生緣既有的成就,同時我們也有許多值得驕傲的『第一』,包括堪稱亞洲領先的細胞保存軟硬體設施,是台灣唯一指定專利的細胞儲存中心,同時也是全球前十大的儲存中心。」何啟功強調,公司與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和德國等國家均有技術合作,這些國際連結將有助於公司技術的提升和國際化發展。
RMT集團日本控股公司RMT-Supercell Japan副社長根本勝則特別前來祝賀表示,再生醫療技術日新月異, RMT-Supercell Japan的使命,就是透過RMT集團的國際網絡,將日本最先進的再生醫療技術帶到台灣、亞洲乃至全世界,希望成為推動尖端技術惠及社會的一環。
三大核心優勢
確保客戶權益
超基因生技董事長王惠鈞不僅曾擔任過中研院副院長,同時也是總統科學獎得獎人。他指出,超基因具備三大核心優勢,確保客戶對於細胞儲存的信心。首先是「三方信託」機制,與國泰世華銀行及食品工業研究所合作,即使公司未來出現任何變化,客戶的細胞樣本仍能得到妥善保存。
第二大優勢是「異國備存」選項,客戶可選擇將部分細胞樣本存放在日本或未來在新加坡的儲存設施,提供雙重保障。
第三項優勢是「一條龍服務」,從上游的細胞保存、中游的技術研發,到下游的臨床應用,超基因提供完整的服務鏈。「我們與國內外學術機構和醫療團隊密切合作,持續開發新技術並推動臨床應用。」
幹細胞保存
創造儲存新標準
超基因採用的幹細胞保存技術達國際頂尖水準,創造儲存新標準。何啟功強調:「我們每年檢測顯示,即使儲存24年的細胞仍維持98%的活性,這是確保未來應用的關鍵。」
他特別介紹超基因生技具有榮獲美國專利的「無血清培養技術」,能擴增造血幹細胞,解決目前臍帶血移植幹細胞數量不足的問題。何啟功解釋:「傳統血清培養面臨兩大挑戰:原料不足及污染風險。無血清技術解決了這些問題,讓細胞培養不受血清限制,同時避免血清中可能帶來的細菌或其他干擾因子的影響。」
對於民眾對幹細胞儲存的誤解,何啟功解釋道:「我們並非直接儲存原始組織,而是經過專業處理,分離出造血幹細胞和間質幹細胞,並經過嚴格檢測確保無病毒或其他干擾因子,才放入液態氮的氣相環境中保存。」他表示,氣相保存比液態保存更安全,可避免細胞間交叉污染的風險。
新團隊注活力
母親節送優惠
記者會上也介紹超基因新任總經理朱恆毅,同時也是RMT集團投資診所的院長,他擁有17年細胞治療經驗,曾投資美國幹細胞公司並與台灣榮總、中國醫藥學院合作進行IRB研究。
朱恆毅表示:「隨著醫療科技發展,我們現在發現儲存的細胞材料有更多應用可能,不僅為自己,也為整個家族提供健康保障。」
新任行銷總監林懿嬅是母嬰品牌Mon Bonbon創辦人,她擁有20年行銷經驗和會員管理經驗。她分享道,15年前她在大寶出生時就成為再生緣╱超基因的客戶,選擇的原因是再生緣的儲存方式和國家級儲存中心給了她極大信心。「我希望從存戶角度出發,將RMT優良的服務和產品帶給更多家庭。」
超基因生技25年來默默耕耘台灣幹細胞儲存產業,如今已發展成為亞洲領先的再生醫療企業之一。
何啟功表示,RMT集團在總裁石原智博以「Reliance 誠信」與「不忘初心」做為醫療事業體的座右銘,未來25年公司將繼續投入資金於臨床試驗和技術開發,與國內外頂尖團隊合作,為台灣民眾提供更多健康福祉,同時將台灣的生技實力推向國際舞台。
為回饋客戶,公司也預告在5月母親節,結合慈善活動提供30位有孝行的客戶免費儲存幹細胞活動。
|
3 |
超基因生技慶25周年 宣布重大計畫 |
摘錄工商A 15 |
2024-12-11 |
新加坡RMT集團旗下有RMT-Supercell Japan、博醫能生技及超基因 生技(原再生緣臍帶血)於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會場舉辦記者會,揭 示超基因生技明年25周年慶多項重大發展計畫,將以臍帶血整合保存 優勢為基礎,強化幹細胞研究、外泌體開發、NK免疫細胞癌症治療等 技術優勢,加速全球化發展。積極布局人才培訓及擴大實驗室建置。 RMT集團總裁石原智博同時宣布,在個人慈善工作邁入30周年之際, 也將免費提供國內經濟弱勢患者,有機會可以接受最先進NK免疫細胞 癌症治療。
「從再生緣到超基因,我們傳承的是共同創辦人慈善的初心。」R MT集團總裁石原智博表示,超基因的發展可追溯至1965年成立的食品 工業發展研究所,歷經一甲子淬煉。1978年曾獲時任總統蔣經國親臨 視察,展現政府對生物資源保存的重視。RMT集團的入主,承襲了再 生緣近25年的核心技術,更名為超基因生技。「這並非簡單的入股, 而是一個歷史的傳承,通過融合,讓這家公司變得更好,專注於將技 術應用轉化為實際價值,放眼未來。」
「未來的25年將是一個充滿機會、持續向上的發展階段。」超基因 生技董事長王惠鈞(前中研院副院長)表示,超基因生技是RMT集團 的一員,配合集團國際化布局,將擴大業務範疇,積極拓展亞洲、美 洲等地業務發展。集團已在新加坡、日本等地布局,未來更將進軍中 東市場。
「相信超基因,超越自己;相信博醫能,博得醫療量能。」博醫能 生技董事長何啟功(前衛福部次長)說,超基因致力於專業儲存,運 用最核心的原料,臍帶血及臍帶等,進一步研發新技術。尤其是在癌 症治療和免疫系統相關領域,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目前正與國內相 關醫療機構和大學進行密切合作,共同進行技術研究和臨床試驗。未 來,將共同開創更多高質量的臨床治療,為社會帶來更優質的健康照 護與醫療服務。
RMT SUPERCELL JAPAN副社長根本勝則(前日本經團聯專務理事) 指出,他參與日本第一個P4實驗室建置,深刻感受技術進步需要正確 的社會體系支持,因此RMT集團將持續建構完善服務系統。未來將透 過台日雙邊技術交流,加速技術升級。
「人才培訓以及實驗室的建設,將是明年度非常重要的布局方向。 」石原智博說,目前在台灣人才資源略有傾斜,很多優秀人才流向了 半導體和AI產業。博醫能及超基因望能透過整合,不僅提升專業技術 能力,更要提升大家的收入,讓願意共同為人類福祉貢獻心力的人, 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也要彰顯這份工作背後的社會責任與榮耀。
目前台灣出生率偏低,去年僅有13萬個新生兒,甚至低於日本的數 字。因此,國內願意投入儲存技術的公司數量相當有限。石原智博表 示,「我們相當幸運,由於市場已經拓展至整個亞洲、美洲,甚至其 他區域,使超基因有足夠的條件持續投資於儲存技術。」這點不僅是 出於利益考量,更是基於社會回饋的使命。博醫能今年已經開始籌建 四間實驗室,預計在明年第三季完工,「這樣的嘗試在全台灣幾乎沒 有人敢做,因為台北市土地和租金的成本非常高昂。」
超基因明年將邀請日本免疫醫療權威,也是日本NK之父照沼裕醫師 來台。石原智博強調,NK又叫做癌症殺手 ,目前國內只有四到五張 特管法執照,可以去執行相關治療,超基因是其中一家。
「目前超基因NK技術, 在日本已經有四萬個成功案例, 並非不成 熟的技術 。」石原智博透露,有許多歐美慕名而來的癌症患者, 前 往日本接受此一治療,因此希望能把這個治療在國內更加的拓展開來 。石原智博同時宣布,配合其明年30周年慈善紀念,將以個人名義, 協助經濟弱勢病患,免費接受癌症NK治療,進一步 回饋台灣社會。
「我經歷過重大疾病,更能體會病患的需求」,石原智博強調,所 有慈善計畫均由個人全額支持,未向外募款或動用公司資金。展望未 來將承襲再生緣創辦人創辦初衷,以台灣為基地,結合日本技術優勢 ,打造亞洲生技產業新典範。
「十四年前,媽媽決定將我出生時的臍帶血以及臍帶、胎盤三寶儲 存在超基因,那時候,只知道這可能是對未來健康的一種保障。」活 動現場特別邀請14年資深存戶林懿嬅的女兒璇璇分享,「來到現場, 看到了超基因在臍帶血跟幹細胞應用上的巨大突破,因而對媽媽當時 的決定充滿了感激。因為這份儲存,或許未來能真正幫助到我的家人 ,成為我們健康的守護者。」
「25年的傳承與努力,不僅僅是對客戶的交代,更是對我們這個社 會的承諾。」石原智博說,透過此次展示,不僅展示超基因的初心與 對未來的展望。也期待,能在下一個25年中,繼續以創新與慈善精神 ,為更多人帶來健康與希望。
|
4 |
超基因生技 打造亞洲生技產業新典範 |
摘錄經濟A 14 |
2024-12-10 |
新加坡RMT(博醫能生技)集團旗下超基因生技(再生緣臍帶血)8日於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會場舉辦25周年慶記者會,宣布多項重大發展計畫。除了將在台北市中心投資4間實驗室外,也整合臍帶血保存、幹細胞研究、外泌體開發、NK免疫細胞癌症療等技術優勢,加速全球化發展。
超基因的發展可追溯至1965年成立的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歷經一甲子淬煉。1978年曾獲時任總統蔣經國親臨視察,展現政府對生物資源保存的重視。在謝成源及謝忠弼兩任董事長的帶領下,逐步引入尖端保存技術。1999年超基因生技(再生緣臍帶血)的幹細胞儲存庫設立在食品所的生資中心,是全台唯一經歷921大地震後仍完好無損的幹細胞保存中心。2022年由新加坡RMT集團入主後,更名為超基因生技,除承襲再生緣近25年的核心技術外,更導入日本先進技術,展開全球布局。
「我們正在建構全球最完整的生技產業鏈」,RMT集團總裁石原智博表示,超基因已從單純的臍帶血保存,升級為全方位的生技公司。集團整合臍帶血、臍帶、胎盤及羊膜等多元儲存技術,並跨足外泌體產品開發,完成產業升級。RMT集團為日本最大臍帶血上市公司Stem Cell前十大股東,在RMT集團的協助下,超基因生技快速提升技術實力,並以亞洲為起點,進行國際通路的發展,展開全球儲存、全球應用。
擴大國際版圖
打造四大實驗室
針對市場布局,石原智博指出,雖然台灣去年新生兒出生數僅13萬人,但集團仍決定加碼投資。「我們在台北市中心打造4間實驗室,預計投入鉅資建置雖然面臨高額的土地及租金成本,但就近管理更能確保服務品質」。他透露,新實驗室將配置最新研發設備,預計明年第三季完工。
RMT SUPERCELL JAPAN副社長根本勝則在致詞時指出,他在1981年即參與日本第一個P4實驗室設施的建置工作。他強調,技術進步需要正確的社會體系支持,集團將持續建構完善的服務系統。他表示,將透過台日雙邊技術交流,加速技術升級,「這不只是技術的交流,更是為了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
超基因生技董事長王惠鈞表示,公司將擴大業務範疇,積極拓展亞洲、美洲等地業務發展。他強調,集團已在新加坡、日本等地布局,未來更將進軍中東市場。博醫能生技董事長何啟功則指出,已與台大、高醫、成大等醫學中心深化產學合作,強化研發能量。
活動現場特別邀請14年資深存戶林懿嬅及女兒璇璇分享。林懿嬅表示,見證公司從再生緣到超基因的轉型升級,「特別是看到超基因在技術上的突破,讓我們更有信心,就覺得當初的決定竟是這麼有遠見」。璇璇也分享:「媽媽當初的選擇讓全家都能更有保障」,展現長期客戶的高度認同。
為慶祝25周年,集團規劃三大系列活動,包括每月舉辦新竹實驗室參訪、舉辦台日技術交流會議,以及深化產學合作。石原智博也宣布,將於明年第一季邀請日本知名的癌症治療權威醫師照沼裕來台進行,舉辦台日雙邊交流會議。
石原智博指出,超基因的NK細胞技術在日本已累積4萬例實際治療案例,不僅吸引日本本地患者,更有歐美病患專程前往就醫。在台灣目前衛福部根據《特管法》已發出4至5張執照,超基因是其中一家獲准執行的單位。
25周年慶
擴大社會回饋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不僅是超基因25周年,也是石原智博投入慈善事業的第30年。他將擴大社會回饋計畫。他強調,這是對社會的一份承諾,也是延續企業創立初心的具體展現。
「我經歷過重大疾病,更能體會病患的需求」,石原智博強調,所有慈善計畫均由他個人全額支持,未向外募款或動用公司資金。他明年期望透過援助計畫,幫助經濟弱勢的病患獲得協助NK細胞癌症治療的機會,展現企業社會責任。
「這不只是企業的25周年,更是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石原智博表示,超基因將以台灣為基地,結合日本技術優勢,在追求企業成長的同時,也不忘回饋社會,打造亞洲生技產業新典範。
|
5 |
RMT集團聯手日本Stemcell 將建置全球最大幹細胞儲存中心 |
摘錄工商A 16 |
2024-08-01 |
RMT集團旗下今年甫成立日本RMT-SUPERCELL JAPAN公司,與在台灣 擁有20年老字號的超基因生技(原再生緣臍帶血),將攜手日本唯一 上市臍帶血儲存公司Stemcell Institute共同合資在日本建置全球最 大幹細胞儲存中心。雙方於7月27日於「2024亞洲生技大展Bio Asia 」舉行簽約儀式,未來RMT集團將擴大細胞治療與免疫治療,為台灣 民眾提供日美最高規格之技術。
Stemcell Institute為全日本市占率99%的臍帶血儲存上市公司, 超基因生技為其前10大股東,也是能提供存戶日本異國備存以及細胞 服務唯一的台灣生技公司。此次雙方攜手擴大合作,勢將為全球再生 醫療掀起新一頁輝煌的歷史。
Stemcell Institute清水崇文社長說,保管是細胞最重要的環節, Stemcell Institute在日本市占率百分之百,主要是因為信用信賴值 得客戶託付,此次雙方在橫濱購買了500坪的土地,計劃建設全球最 新、最大的幹細胞儲存環境,這是重要的里程碑,可望為細胞銀行打 造全新視野。
「再生醫療的進步眾所皆知,但光靠技術的進步是不夠的,最重要 的就是一個長期的適當保存細胞再生的基礎系統。」RMT-SUPERCELL JAPAN公司副社長根本勝則說,此次合作將在日本建立全新的細胞庫 ,除了臍帶血之外,亦將保管臍帶、胎盤等廣泛的細胞群,利用RMT 集團優秀的保存技術建構安全長期提供可用細胞的體系,確保再生醫 療的進步,提供人民的福祉。
「賴總統在就職時政策宣示最重要的部份,就是要推動健康台灣, 希望將癌症致死率減少三分之一,健保預算亦匡列100億,希望能達 到這個目標。」超基因生技董事戴謙說,為推動此一政策落地,今年 5月通過細胞療法兩大法,希望加速台灣醫療進步,此一目標與RMT集 團全球布局方向不謀而合,透過國際化合作,將先進技術引進台灣, 將可望協助台灣在癌症治療更下一城。
超基因加幹細胞 打造精準再生醫療
「細胞治療及再生醫療是未來的趨勢,也是臺灣再創第二座神山的 契機。」博醫能生技公司董事長何啟功說,這些都有賴一個很好的儲 存設備,藉此次合作,建置未來細胞儲存中心,不但可以協助民間單 位,也可以協助預算有限的單位,解決臍帶血等細胞保存問題,作台 灣未來生技發展最佳後盾。超基因加上幹細胞,精準再生醫療時代可 望快速來到。
「從過去到日本參訪學習,到今天在台灣實現本地合作簽約,此次 簽約儀式意義非凡。」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提到,再生醫療雙法今 年三讀通過,為臺灣再生醫療產業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賴 總統亦為了癌症治療成立了一個百億的癌藥基金,未來,健保將結合 條件性許可和暫時性支付制度,讓在台灣本地生產製造的產品,都能 夠快速獲得市場支付的機會,希望未來能共同為再生醫療邁向新的里 程碑。
建立台日間 雙向儲存治療機制
「儲存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將每個人的幹細胞妥善保存,就像 是自己的東西一樣嚴密控管,不論地震或颱風,都能確保安全。」R MT集團總裁石原智博說,RMT 集團從上游到下游的布局完整,長期的 品質堅持,延續再生緣超過20年儲存經驗, 超基因生技20年儲存活 性高達98%以上為領先全球之儲存技術,且是全台唯一八寶幹細胞儲 存中心(臍帶血、臍帶、胎盤、羊膜、脂肪、周邊血、免疫細胞及M SC),此次簽約是落實最上游儲存的重要一步。
「我個人非常重視歷史傳承,不僅創造新的事物,也希望延續好的 基礎。」石原智博說,超基因今年邁入第23年,日本Steam Cell研究 所也有25年歷史,雙方合作已有15年,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歷史。此 次兩家公司進一步合作,計劃建設全球最新、最大的幹細胞儲存公司 ,並提供給超基因的2萬8千位存戶異地備存的機會,未來在台灣和日 本之間建立雙向的儲存和治療機制,促進國際醫療健康保健的發展。
「從儲存到檢測、AI醫療、亞健康保養、疾病治療及醫美等,我們 已建構完整的產業鏈。」展望未來,石原智博揭示RMT集團六大方向 , 在檢測方面,不管是細胞檢測還是基因檢測,都與預防有很大關 係。AI醫療方面,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未來一定是個人化精準醫 療。RMT集團在印尼的遠距醫療項目已經非常成功,這是早期就開始 佈局的成果。除了在醫美方面推出馬卡龍外泌體,在亞健康保養方面 ,RMT集團也在開發和推廣Exosome產品,在這方面已經有3到4年的發 展歷史,再生及免疫技術也有10幾年的歷史。
對於已生病的人,石原智博補充,RMT 集團亦投入造血幹細胞(H SC)之醫療,超基因生技與美國杜克大學臍帶血權威喬安.庫茲伯醫 師攜手進行腦性麻痺(CP)治療,此一臨床試驗已完成第二期。未來 RMT集團將持續針對自閉症、癲癇、缺氧缺血性腦病變(HIE)等推進 全球造血幹細胞的臨床試驗與治療。在癌症治療方面,亦與日本實證 4萬例的自然殺手細胞之父(NK Cell)照沼裕醫師技術合作多年,旗 下超基因生技於2022年就已通過台灣特管法進行NK細胞癌症治療。未 來集團將擴大細胞治療與免疫治療,提供日美最高規格之技術,力助 台灣再生醫療發展。
|
6 |
超基因 儲存品質傲視全球 |
摘錄經濟A 13 |
2024-07-30 |
超基因生技公司是由國際著名生技投資集團新加坡RMT控股集團,入主台灣20多年老字號臍帶血銀行再生緣生技後,新改組更名的再生醫學公司;嶄新的經營團隊將布局轉型國際同步的再生醫療,持續發展串聯全球新技術,致力導入臨床應用。
超基因生技擁有世界級的儲存設備,儲存品質傲視全球。儲存20年活性高達98%以上,為領先全球的儲存技術,且是全台唯一八寶幹細胞儲存中心(臍帶血、臍帶、胎盤、羊膜、脂肪、周邊血、免疫細胞及MSC)。
未來,超基因生技將借重RMT集團於亞洲及各國累積的豐沛資源及通路,一方面打造成為國際再生醫療共創平台,一方面落實醫療成果於臨床應用,讓民眾能公平地得到再生醫學對健康和疾病治療的福祉。
|
7 |
台日攜手 打造全球最大幹細胞儲存中心 |
摘錄經濟A 13 |
2024-07-30 |
RMT集團旗下超基因生技公司(原再生緣臍帶血)27日在2024亞洲生技大展上,與日本Stemcell Institute及RMT日本分公司RMT-SUPERCELL JAPAN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同合資在日本橫濱打造全球最大規模的幹細胞儲存中心。這項合作將為全球再生醫療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是RMT集團在再生醫療領域布局的重要里程碑。
RMT集團總裁石原智博表示,此次合作是RMT集團再生醫療產業鏈布局的關鍵一步。集團已在橫濱購入500坪土地,將建置幹細胞儲存中心。未來除了為超基因生技2.8萬位存戶提供異地備存服務外,也將為日本客戶提供來台進行國際醫療的選擇。
石原智博強調,RMT集團在再生醫療產業的布局涵蓋六大方向,包括細胞儲存、檢測、AI醫療、亞健康服務、醫療服務和醫美服務。他表示:「我們將客戶的幹細胞視為珍貴的資產,無論是儲存設備還是人員管理,都採取最嚴格的標準。我們珍惜客戶20年、30年甚至40年的信任,會善盡保管之責。」
Stemcell Institute社長清水崇文在致詞時指出,Stemcell Institute創立於1999年,於2021年於日本掛牌上市,為全日本市占率99%的臍帶血儲存上市公司。他表示:「我們之所以能獲得如此高的市占率,關鍵在於我們的信用和信賴。我們很高興能與RMT集團合作,進一步擴展事業版圖,雙方將攜手打造一個更好、更大的儲存環境,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
RMT集團為展示國際合作決心,聘請前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專務理事及現任日本東京経営者協会専務理事的根本勝則,出任RMT-SUPERCELL JAPAN公司副社長,負責RMT集團在日本事業的發展。根本勝則過去在日本長期協助政府及企業制定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戰略指導,深具有全日本政府單位及企業關係網絡。根本勝則也表示,他很榮幸能成為RMT集團一員,他將全力推動台日再生醫療技術及產業合作,與RMT一起為現代醫學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此次的簽約儀式特別請到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擔任嘉賓,他指出,台灣在2015年發生八仙樂團塵爆事件後,開始關注細胞治療的發展,仿效日本的雙軌模式,在2017年發布《特管辦法》,開啟了台灣細胞治療再生醫療的新篇章。
石崇良強調,今年6月通過的《再生醫療法》和《再生醫療製劑條例》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完善的法規環境。他說,健保未來在細胞治療上,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透過「暫時性許可」與「暫時性支付」制度,提供快速上市給付的機會。
超基因生技董事戴謙表示,此次國際合作簽約,聚焦的重點就在於細胞療法,RMT集團透過國際布局,將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引進台灣,也回應賴總統健康台灣政策,讓台灣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政策願景,可望更加穩固落實。
RMT集團在再生醫療領域的布局不僅限於儲存。集團與美國杜克大學合作進行腦性麻痺治療臨床試驗,目前已進入第三期;在癌症治療方面,集團與日本NK細胞治療權威醫師照沼裕合作,旗下超基因生技已於2022年通過特管法進行NK細胞癌症治療。
RMT集團博醫能生技董事長何啟功指出,細胞治療是未來趨勢,再生醫療可望成為繼IT產業後,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隨著再生醫療相關法規的完善,以及產業鏈的逐步建立,台灣有望在這一新興領域占有重要地位。
|
8 |
2024亞洲生技大會 寫5項新高 |
摘錄工商A5版 |
2024-07-11 |
2024亞洲生技大會7月24至28日登場,今年20參展國家地區、900多 家廠商、逾2,200攤位、論壇規模擴大三倍和可望突破12萬人次的觀 展人數,同步創下新高。大會主席李鍾熙表示,這是僅次於美國、歐 洲的全球第三大指標性的生技盛會,可展現台灣生技業與國際銜接的 無限量能。
李鍾熙表示,亞洲生技大會2024年邁入第六年,為加速產業打進國 際賽局,今年將首創亞太生技獎,頒發對於亞洲有跨國貢獻的個人、 機構、技術或政策,也藉些增加台灣在國際的知名度。
今年亞洲生技大會主題聚焦「從亞洲綜觀全球生技商機」,受惠法 規和保瑞併購美國藥廠的熱度,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醫藥 醫材、細胞及再生醫療及精準檢測等四大專區,未演先轟動。
在生技股王保瑞領軍下,藥華藥、台耀、台康、台新藥、台灣生物 醫藥製造(TBMC)、中裕、永昕、國鼎、奎克、基龍米克斯、金萬林 、東生華、泰宗、逸達、進階、亞果、拉法醫、安盛生、長聖、長佳 智能、訊聯、昱展、普生、伯昂、超基因生技、蘑法、星月基因等指 標性大廠均設立攤位。
「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則網羅進階、禮文、弘屹、亞果生醫、勁 碩、捷昇、宏騏、全崴生技、恆順、惠合、詠妍、暢鴻、賾屨、灆海 等大廠,展示最新技術與儀器設備,為今年展場內最熱門區域。
另外,今年展覽共吸引20個國家及地區參展,包括美國、日本、加 拿大、澳洲、瑞士、比利時、奧地利、波蘭、印度、菲律賓組成十大 國家館,還有英國、中國大陸、韓國、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義 大利、荷蘭等多國企業參展。
不落人後的經濟部、衛福部、國科會、農業部、國衛院等近十大政 府主題館,與中國醫、成大、清大、臺大、北醫、中興、北科大等超 過十大學研機構,共同分享在新藥、創新療法、精準健康、再生醫療 等領域創新進展。
至於備受關注的投資高峰論壇,共選出48隊國際優秀生技公司上台 簡報,並吸引超過50家國內外專業投資機構參與,期望創造更多拓展 業務及國際合作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