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2025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 輝能創新電池技術 超越固態與液態 |
摘錄工商C8版 |
2025-08-27 |
固態電池業者輝能科技9月將盛大參加2025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 IAA Mobility
2025),展出最新第四代「超流體化全無機固態鋰陶 瓷電池」技術,亮相其大規
模商業化的戰略藍圖。
9月10日,輝能創辦人暨執行長楊思(ㄋㄢˊ)將發表演講「從願 景到量產-
超越液態與固態電池的新篇章」,探討電池產業面臨的挑 戰,包括安全性、續航
里程、超快充電、低溫性能、維修性、回收性 與殘餘價值,說明輝能如何透過第
四代「超流體化全無機固態鋰陶瓷 電池」技術,將挑戰轉化為推動創新的機遇。
|
2 |
輝能科技 提出安全固態鋰電池新解方 全球首個同時具備「本質不燃」與「主動拆彈」的雙安全架構 |
摘錄工商B1版 |
2025-08-12 |
近日在全面驗證產業主流固態電池潛在風險後,輝能科技提出第四 代超流體
化全無機固態鋰電池解方:以材料為基礎、反應為核心,打 造全球首個同時具備
「本質不燃」與「主動拆彈」的雙安全架構,嘗 試重寫鋰電池的安全邏輯。
輝能指出,這項技術源自兩大核心創新:一、自2013年穩定量產氧 化全陶瓷
隔層,可在高溫下維持結構穩定與電子絕緣,有效阻隔枝晶 刺穿與熱擴散。二、
自主研發的超流體化全無機固態電解質,內建A SM主動安全機制材料,能主動干
預危險反應鏈,讓電解質不再只是中 性媒介,而是主動防災核心。
此一創新不只是材料的堆疊,而是對「安全電池」本質的重新定義 ,從結構
守護、材料穩定,到反應控制,全面構築電池系統級的風險 庇護。
輝能科技認為,第四代超流體化全無機固態鋰電池開啟鋰電池「可 控風險」
時代;這一平台已在NCM955×全矽複合材料負極 ×內建AS M主動安全機制的極限
組合下完成實證,展現即便在最高能量密度與 最激進材料架構下,也能維持穩定
運行與系統級防災的能力。
輝能強調,將鋰電芯從「主動危險源」轉化為「可控風險體」,正 如硝化甘
油必須依賴矽藻土才能成為可使用的炸藥,鋰電池真正的安 全演進,也必須仰賴
材料與系統整合的突破。
輝能以獨創的超流體化全無機固態電解質,結合ASM主動安全防護 機制與全
陶瓷隔層,打造出首個以主動中斷熱鏈反應的鋰電池系統。 未來將在第四代平
上,加速與全球能源應用廠商、材料供應鏈與製造 夥伴合作,構建下一代能源基
礎建設,推動電氣化邁入安全新紀元。
|
3 |
輝能科技 推全無機鋰陶瓷電池平台 |
摘錄工商A 17 |
2025-01-16 |
2025 CES展期間,輝能科技重新定義電池性能與電動車產業發展, 輝能科技創辦人暨集團主席楊思(ㄋㄢˊ)表示,繼2024推出全球第 一個全陶瓷隔離層的次世代電池後,今(2025)年輝能再度率先推出 全球第一個全無機電解質的次世代電池,搶先錨定2025年底導入量產 示範線,目標成為20年代唯一「真正」成功量產的次世代電池。
輝能科技在2025 CES 展會上首度推出的第四代全無機鋰陶瓷電池 平台,展示了電池技術的五大突破:極致安全、長續航力、如加油般 的快充時間、低溫不打折的行駛距離、高效散熱,徹底重塑電動車使 用體驗,也有效解決了消費者的顧慮。
輝能第四代鋰陶瓷電池平台與第三代的差異在於「全無機電解質」 ,此款研發多年的創新高導率無機電解質可有效提升室溫與低溫下的 離子導通率,兼具安全難燃,晉升第四代的輝能鋰陶瓷電池,有機電 解質含量直接降為0%,無機電解質含量從90% 提升到100%,這10 %的提升,成就「能量密度」、「快充速度」、「低溫效能」、與「 安全性」四大面向全面升級的關鍵。
|
4 |
台廠布局次世代電池 鎖定電動車商機 |
摘錄工商A 13 |
2024-09-24 |
台灣廠商布局次世代電池技術,輝能科技首條位於桃園的10億瓦時 等級超級工廠(Giga Factory)量產示範線去年量產,日前發表最新 無隔膜次世代電池技術,拓展電動車、航太、船舶市場。
行競科技日前則是啟用了全球首座浸沒式冷卻電池系統典範工廠X ING Paradigm Factory,鎖定電動商用車應用。
輝能首條坐落於台灣桃園的10億瓦時等級超級工廠量產示範線於2 024年開始供應車廠,法國敦克爾克廠最快可於2024年底或2025年初 動工,預計於2027年開始量產。
此外,日前固態電池峰會(SSB Summit)上,輝能首席科學家Dmi try Belov博士發表「自固態電池走向次世代新平台」(From Solid -state battery to new generation platform by Prologium)的主 題演講,介紹輝能的無隔膜次世代電池技術。該技術的核心在於「無 隔膜」陶瓷隔層,不僅能實現電池的高能量密度與快充,還具備廣泛 兼容性與高量產性。這項技術不僅適用於電動車市場,還可應用於航 太、船舶等高需求領域。
行競日前啟用了全球首座浸沒式冷卻電池系統典範工廠,擴大浸沒 式冷卻電池技術的量產規模。行競創辦人暨執行長洪裕鈞指出,行競 長期以來以研發電動超跑技術的高規格研發經驗,不斷升級IMMERSI O XM系列產品,緩解現階段商用車電動化面臨的熱管理安全疑慮、里 程焦慮,目前許多客戶對於在德國車展發表的XM28系統表達興趣。
行競表示,浸沒式冷卻電池的優勢在於其高效能快充、高效能冷卻 及延長電池耐用度。該系統可以在20分鐘內充飽80%的電量,並讓電 池內部維持在最佳工作溫度(35度)。相較於傳統間接式液冷設計, 效率提升20~30%,經驗證系統壽命可增加10%。此外,行競計畫於 2025年推出大型儲能及資料中心所需的儲能電池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