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咖啡渣高值應用 京冠生技轉廢為寶 |
摘錄經濟A 16 |
2024-12-22 |
「台灣在循環經濟方面,跟打棒球一樣,國際比賽都具有冠軍相。」京冠生技董事長楊青山說,台灣研發底蘊強大,許多農食副產物均能「轉廢為寶」,京冠日前宣布將廢棄咖啡渣變成抗藥性解方,助攻淨零碳排。
全台每年約產出10萬噸廢棄咖啡渣,產官學研界持續找尋創新解方,可惜消耗速度仍追不上產出速度。
京冠攜手多家科研單位,透過固態發酵技術與菌種研發,已成功將綠豆殼、黃豆渣、茶葉渣等農食副產物轉化為功能性飼料原料或添加物、保健保養產品,更推出咖啡渣發酵產品,是細菌多重抗藥性的天然剋星,預計明年第一季外銷。
抗藥性問題是畜牧產業與公共健康領域的重大挑戰,嘉義大學獸醫系教授郭鴻志指出,咖啡渣發酵產物顯著提升經濟動物細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減少抗生素使用需求。經實驗證實,這項創新技術可以抑制黴漿菌(壞菌)生長,同時又促進益生菌(好菌)生長,已成功取得台灣與日本多項專利,為解決公共健康問題提供新契機。
|
2 |
京冠生技咖啡渣轉化 循環經濟新典範 |
摘錄工商C8版 |
2024-12-19 |
隨著環境變遷與污染日益嚴峻,循環經濟理念在全球重要性快速提 升。京冠生技推出以廢棄咖啡渣為原料的機能性飼料添加劑,推動畜 產業朝向精準養殖與預防醫學方向前進,將台灣每年十萬噸廢棄咖啡 渣轉化為40億元產值,實現健康、安全與經濟效益三贏局面。
結合經濟部產創計畫、SBIR計畫及環境部8+N資源循環聯盟支持, 推動農食副產品的高值化應用,京冠生技董事長楊青山以永續發展為 商機,結合農業循環經濟的核心精神,推動台灣農業創新,成功實現 淨零轉型。
京冠亦跨域攜手產官學界,建造全台首座豆渣高值化減碳示範工廠 ,將生物、能源、水與碳循環創新整合生產流程,樹立台灣循環經濟 新典範。亦為全台首家成功研發綠豆固態發酵技術與菌種研發的生技 公司,成功將茶渣、咖啡渣、豆渣等轉化為功能性飼料原料與人類保 健產品,並持續探索更多農食副產物再利用的可能性。
針對畜牧產業與公共健康面臨的抗藥性問題,京冠也攜手多家科研 單位開發出咖啡渣發酵產物,為業界提供突破性方案。嘉義大學獸醫 系教授郭鴻志指出,過度使用抗生素加劇細菌抗藥性問題,而咖啡渣 發酵產物能提升經濟動物細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強抗生素效用, 進而減少抗生素需求。
憑藉在環境與健康領域的深厚實力,京冠不僅榮獲多項國內權威認 證及國際專利,今年更成功獲選由環境部指導「臺灣食品循環生態圈 推動聯盟」的一員。
|
3 |
京冠生技 強攻農食循環 |
摘錄經濟A 16 |
2024-11-07 |
京冠生物科技(股)公司以逆境固態發酵技術運用於豆渣、茶渣、咖啡渣、綠豆殼等農餘之高值化再利用,致力發展農食循環新價值,其從源頭改善糧食困境,以農食循環5R為理念,「以終為始」,整合循環經濟、預防醫學、綠色行動、精準營養四大議題,從食物的源頭看待大地資源,期能以農食副產物促成大健康共榮圈,積極研發農食高值化之機能性飼料原料與機能性添加劑。
該公司除以微生物發酵技術生產人體保健產品外,也將發酵產物開發成具有提升健康及生產性能之經濟動物飼料添加劑相關產品。
|
4 |
櫃買領軍 創櫃板19公司亮相 |
摘錄工商B6版 |
2024-10-17 |
櫃買中心為了持續宣導上櫃主板以及興櫃預備市場特色,及推動更 多的優質企業上(興)櫃,積極偕同中介機構拜訪創新企業,並且舉 辦進入資本市場相關說明會,使有意願進入資本市場之企業更加的認 識櫃買市場,11月將會攜手19家創櫃板公司參與相關活動,以期提升 創新企業曝光度。
櫃買中心全力扶植中小微型企業投入資本市場,今年來截至15日止 ,已拜訪及來訪公司計125家次,另也已舉辦國內外計18場宣導說明 會,包含越南2場及日本1場,希望藉此讓更多國內外企業瞭解櫃買市 場,並與企業近距離交流發行公司對進入資本市場所關心之議題,以 協助發行公司儘早順利進入資本市場。
而為增進創新企業與投資法人交流機會,櫃買中心11月也將領軍1 9家創櫃板公司參與活動。首先,櫃買中心將於11月6日下午2時起在 11樓多功能資訊媒體區舉辦「113年度創櫃公司投資媒合會」。
當日預計邀請12家具發展潛力之創櫃板公司進行募資簡報並與投資 人分組交流與互動,包括生技醫療類的元勛、全瑩、京冠,農林漁牧 類的基育生技、寶奇生技,綠能環保類的亞瑞仕,電子科技類的京碼 、海神,文化創意類的大中圖書、刊棒文化,數位雲端類的萬里遊、 市民永續,協助開啟創新公司與專業機構投資人之間對話,加速對創 新企業之投資。
此外,櫃買中心也將於11月21日至11月23日帶領正崴、媽咪樂、綠 品、那米亞、樺緯、動聯、環虹錕騰(洽邀中)等7家創櫃板公司參 與「2024 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活動。現場將設置創櫃板 專屬展區,安排諮詢服務人員介紹創櫃板機制與服務,希望藉由本次 活動,能為創櫃板公司注入更多成長能量,發掘潛在合作商機,增進 公司競爭力。
|
5 |
憨人築夢 堅持拚到底 |
摘錄經濟A5版 |
2024-09-08 |
「人生無一帆風順的旅途,起伏才有精彩的人生,堅持到底才是勝利。」這是京冠生技董事長楊青山創業20多年來的座右銘。
他期望用循環經濟的技術和資源,做出對子子孫孫和土地有貢獻的產品,並對全球帶起示範效益。
回顧公司成立至今,楊青山說,他最感謝的是一起打拚的夥伴們。八、九年前,是公司運作最辛苦的日子,一度發生「明天是發薪日,薪水尚未著落」的窘況。
但同事們願意為他的夢想和理想,支持循環經濟課題,大家共同擁有的是照顧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情,希望讓子子孫孫們有更好的生活和環境。
所謂「天公疼憨人」,他願意做憨人,繼續努力推進愛這片土地的工作,而讓他甚感欣慰的是,近幾個月陸續有碩士、博士的年輕人報到就職,他們同樣滿懷著愛這片土地的心情。
他進一步表示,超級細菌、病毒持續侵害全球各地,迄今為止並無藥物根治,主因是惡性循環,是人類先前不愛土地所造成的後果,這要由我們自己來承受;但必須有一群憨人趕快做循環經濟工作,避免繼續發生,否則遭受的迫害會愈來愈嚴重。
楊青山回憶學生時代在餐廳的打工經歷。當時有機會為統一企業創辦人高清愿服務,倆人閒聊時,他稱讚高董的耳大面貌,一定非常有福氣、有錢;高董笑著回應說,而想賺錢要做「三好」,產品好、員工顧好和客戶服務好。
高董並說,人兩腳、錢四腳,人追錢比較慢,要讓錢來追我們,而訣竅即是這三好,對他創業影響甚鉅。楊青山並再加上「兩好」,包括身體健康顧好、把這塊土地照顧好,一直堅持到現在。
|
6 |
京冠 農食循環經濟大進化 |
摘錄經濟A5版 |
2024-09-08 |
京冠生技董事長楊青山致力推動農業循環經濟,將黃豆渣等農食副產物,製作具增強抗病力、促進腸胃健康等功效的動物機能性原料與添加劑。目前打造已全台首座「農食循環概念工廠」,以「廠中廠」方式,整合農食副產物與生產線,一步一步實現「產地到餐桌」的循環經濟生態鏈。
文化大學畜牧系畢業的楊青山原本是在飼料廠擔任營養配方師,但因台灣發生口蹄疫疫情導致廠房倒閉,失業的他,在老師及學長們的資助下,2001年集資成立京冠營養科技公司,代理美國品牌在台灣動物飼料酵素銷售業務。
而因公司業務做的太好,躍升為該品牌在亞太地區的銷售冠軍,以致美國原廠2007年決定收回代理權、自己經營。面臨突如其來的營運難關,股東們討論後一致認為必須朝自行開發商品的方向走,才有根本;因此,隔年在屏東縣內埔鄉設廠,開始展開研發、生產工作。
楊青山回憶說,在研發生產過程中,包括綠豆發酵、促進免疫、抗病毒等新產品陸續出爐,但由於一直燒錢投入研發費用,以致資金周轉出現危機。最困難的時候,一度面臨「明天要發薪,卻湊不足錢」的窘境。截至目前為止,京冠累計投入研發費用達1.8億元。
創業維艱 曾湊錢發薪水
幸好,所開發完成的綠豆殼發酵產品逐步展現銷售成績,加上打開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等海外市場,營運才由谷底翻升,步入佳境。
隨後,他看準國際間在畜牧業推廣「無抗飼養」,也就是不採用抗生素為飼料添加劑,推動農業循環經濟,並以根植預防醫學新革命為使命,利用藥用真菌及獨家固態發酵專利技術,將農食副產物回收再利用。
目前包括黃豆渣、咖啡渣、茶渣等各項農食副產物,可製作各式具有調節免疫力、增強抗病力、促進腸胃健康、提高蛋白質消化等功效的動物機能性原料與添加劑,相較一般同性質產品便宜3%至5%,功效並更好。
依據市場調查,全球興起無抗飼養風潮,且有效符合動物福祉的經濟動物生產發育提升策略,因此,飼料添加物對於動物營養和健康至為重要,透過改善飼料營養組合,從而增進動物健康。
以預測值來看,2020年亞太地區飼料添加劑占全球市占率約35.1%,2021年至2026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6.2%,為全球之冠,預計2026年亞太地區的市場規模將由2023年的154億美元增為184.4億美元。
在市場前景看俏下,加上獲經濟部和工研院協助,2023年11月間,由京冠斥資6,000萬元在屏東市工業區打造全台首座「農食循環概念工廠」正式啟用。
楊青山表示,依循環經濟永續服務、多元高值化、系統跨域整合等三個策略主軸,「農食循環概念工廠」將啟動循環經濟革命。未來農食副產物再處理程序,能夠像日本漫畫哆啦A夢縮小放大自如般的以「廠中廠(In- house)」方式進駐各大食品廠,將農食副產物與生產線相互整合。
讓食品加工過程產生的副產物,能在食品廠內直接轉化為功能性飼料原料,減去貯存、加工、運輸等成本,將外部成本內部化。
衝刺淨零 要蓋旗艦工廠
楊青山強調,「廠中廠」模式成功串連農食副產物的產源、高值化處理及應用流程,是一個可行且具經濟價值的回收應用模式,目前已陸續與國內外廠商簽訂合作備忘錄,透過小規模的試驗與校正,以期加速「廠中廠」模式擴大應用。
據了解,京冠生技已與日本知名食品集團好侍健康食品(House Wellness Foods)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他透露,未來也可能與食品廠等原料或半成品供應商合資成立設備租賃公司,進行系統維護、升級等管理服務,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楊青山說,更具規模的第三座廠房籌備中,預計投資3億元進駐屏東農業生技園區,第一期產能由二廠的一年2,500公噸增為1.5萬公噸,並針對水回收、熱回收和碳回收,以及生物循環等課題均有所規劃,希望成為無人、智慧化和自主淨零的旗艦型標竿工廠。
他預期,未來農食副產物的年處理量將達60萬噸;期待透過跨國合作,帶動畜牧飼養相關產業「整廠輸出」,實現「產地到餐桌」的循環經濟生態鏈。
為加速食品產業打造綠色永續鏈,京冠參與由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籌建的「台灣食品循環生態圈推動聯盟」,成員包含大成集團、宏全國際等大廠,為食品循環經濟生態圈注入動能。
|
7 |
轉廢為寶SOP 致勝關鍵 |
摘錄經濟A5版 |
2024-09-08 |
京冠生技董事長楊青山認為,「廢棄物都只是錯置的資源。」京冠淬鍊出一套研發模式「3BM」,不論是咖啡渣、豆渣、茶渣等,都可以透過「3BM」的SOP,讓其變身再造,成為京冠致勝關鍵。
京冠生技表示,自2008年轉型,花了四年研發轉廢為寶,開發出綠豆皮發酵產品,經動物試驗具有護肝抗病毒、抗發炎效用;並展開建立東協銷售網路,打開國際市場。目前進一步深化循環經濟與生物科技,致力於經濟動物的精準營養與預防醫學市場。
而過去講的環保3R包含,Reduce(減廢)、Reuse(再利用)、Recycle(回收)只是基本原則,但已經不足以應付當前的氣候與環境危機,更重要的精神是加上Redefine(重新定義)以及Redesign(重新設計),形成5R策略,將廢棄物變黃金,以創意與技術讓其產生最大的價值。
京冠指出,從綠豆皮發酵研發到量產一路走來,從中汲取經驗淬鍊出一套研發模式「3BM」。首先,第一個BM是原料以農食業副產物做為生質材料(Biomaterials);第二個BM則是仿生(Biomimicry),京冠透過模擬微生物的生態環境,開發出仿生固態發酵專利技術,以逆境刺激微生物在農食副產物上進行生物轉化。
第三個BM是生醫(Biomedicine),農食副產物經過生物轉化後產出活性成分,進一步進行定性、定量與科學化驗證,例如代謝體分析、作用機制分析、腸道菌相分析等。
以豆渣高值化為例,豆渣的再利用不僅有助於減少廢棄物的產生,亦減輕對環境的負擔,豆渣具有循環經濟議題和低碳原料的優勢,可取代對國外禽畜、水產飼料原料的依賴度,創造循環經濟的模式。
透過逆境固態發酵技術加成,綠色生產線的建置,達到技術模組化、生產智慧化,研發出功能性低碳飼料原料,在國內畜產業導入精準營養和預防醫學的應用,用創新再生方式減少食物副產物丟棄問題,同時兼具循環經濟效益。
京冠強調,「以終為始、從源頭解決問題」一直是公司核心理念,京冠致力於循環零廢,透過串聯上下游產業形成產業生態系聯盟,不只推廣人地共好的理念,並以建立永續綠色經濟為願景。
|
8 |
整廠輸出 搶國際商機 |
摘錄經濟A5版 |
2024-09-08 |
工研院指出,依據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報告預估,全球蛋白源市場從2018年到2028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10.5%,除食品應用外,動物飼料相關應用占第二。台灣飼料原料90%以上依賴進口,近年因氣候變遷、疫情等因素造成運輸成本增加,進而影響豬肉、雞肉、養殖漁業等動物性蛋白質之飼料原料供應,為了找尋替代傳統動物蛋白質來源,國內產業積極投入開發低成本的植物性蛋白飼料原料。
投入農食副產物高值化開發逾15年的京冠生技,以獨家固態發酵技術,將豆渣等農食副產物轉化為高營養價值功能性飼料原料與保健產品。
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執行長陳立偉表示,京冠生技透過補足產業關鍵技術,打造食品業零廢棄物與節能減碳之循環生態系,並協助提升整體附加價值率,使產業朝向高值化、高端產品應用市場發展。同時,在經濟部支持下,工研院輔導京冠生技鏈結國內產業上下游共創生態體系。
2023年,京冠生技成功打造出全台首座「農食循環概念工廠」,未來將以「廠中廠」模式進駐國內各類型食品加工廠,透過在廠內將加工過程所產生的副產品轉化為功能性飼料,減去貯存、加工、運輸等成本;同時,也將以整廠輸出的方式將臺灣技術帶到國外,期待能透過跨國合作,帶動畜牧飼養相關產業「整廠輸出」,共同朝向零廢棄、全利用之遠景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