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年增87% 金控9月賺進690億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10-14 |
上市金控獲利13日全數出爐。受惠台股指數屢創新高,金控資本利 得豐厚,9月交出亮眼獲利成績單,13家金控合計稅後純益達690.11 億元,年增87.61%,但與去年同期相較,前三季累計賺進4,032.82 億元、年減19.5%。
富邦金控13日公布,2025年9月自結稅後純益174.4億元、年增122 %,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909.2億元、年減25%,每股稅後純益(EP S)6.38元,蟬聯金控獲利王。富邦金旗下人壽、銀行、證券、產險 等四家子公司,9月獲利均創歷年同期新高,北富銀累計獲利同步締 造歷年同期新高紀錄。
富邦人壽9月稅後純益為115.6億元,創歷年9月同期新高,年增24 0%,累計稅後純益478.5億元;台北富邦銀行9月稅後純益34.3億元 ,累計稅後純益291.7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8%及16%,續創 9月及累計稅後純益歷年新高紀錄,主因為核心業務獲利動能穩定, 累計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較去年同期年增12%及13%,帶動營 收雙位數成長。
富邦產險9月稅後純益8.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51億元,較去年同期 成長49%;富邦證券9月稅後純益11.6億元,主要受惠9月台股交投熱 絡,單月日均值突破6,400億元,帶動經紀收入成長,加上承銷案件 收入挹注,創下9月獲利歷史新高紀錄,累計稅後純益達76.3億元, 續創歷年同期獲利次高。
台新新光金控自結9月稅後純益75億元,為歷年單月最高,年增幅 達468.2%,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260.4億元,年增56.3%,EPS達1. 51元。旗下主獲利引擎台新銀行9月稅後純益19億元,創歷年單月第 三高,年增幅18.8%,前三季稅後純益達154.6億元,續創史上同期 新高,且較去年同期增加10.7%,主要受惠核心業務動能穩定發展。
台新人壽方面,9月稅後純益2.7億元,主因投資收益表現佳,挹注 單月獲利,前三季稅後純益16.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主因股票資 本利得減少;台新證券9月稅後純益2.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但較上月相較獲利減少,主因證券市場指數波動大,投資相關評價及 處分利益減少,前三季稅後純益15.1億元。
新光銀行9月稅後純益7.5億元,前三季稅後純益20.2億元,若排除 今年度一次性提列員工安置計畫等費用影響,稅後純益年成長10%。
|
2 |
併購後契約效力 兩大重點 |
摘錄經濟B3版 |
2025-10-13 |
近來輝達台灣總部用地議題受到各界關注,當中涉及台北市政府、輝達、新光人壽三方,其中又因台新金合併新光金「新新併」後,台新人壽與新光人壽也合併在即,北市府以「新新併」作為解約理由,企業併購後的合約效力究竟如何變化,近期在市場上受到討論。
有一派說法認為,基於公司合併時,所有業務與契約都是由合併方依照《公司法》與《企業併購法》相關規定概括承受;另一派認為,實務上,併購確實可能影響契約效力,必須要看契約是否訂有特定條款。
事實上,併購是否影響契約執行或效力,取決於兩大重點,包含契約類型、契約約定內容。最常見的情況是,契約訂有控制權變更或經營權變動條款。換言之,在併購案件中,「概括承受」是法律上的原則,但契約上仍可特約排除或限制承受效力。
所謂「控制權變更條款」,是指契約約定如果一方公司的控制權產生變動,則另一方得終止契約或產生某些權利的約定。若被併購公司與第三人契約訂有控制權變更條款,必須在「成交前」取得第三人同意,讓契約效力不受影響。
實務上,被併購公司會事先準備第三人控制權變更棄權聲明書,當第三人簽定後,第三人將放棄因控制權變更而產生的特定權利,如終止契約權。
控制權變更條款可見於授權契約、加盟契約、供應契約、貸款契約、融資契約、顧問契約、政府採購契約等,或置於重要契約中以作為企業併購的防禦措施。之所以置入控制權變更條款,可能是看重被併購公司特定團隊、技術或品牌聲譽,或有風險控管的考量。
過去曾看過的加盟契約中,國外品牌的區域加盟契約就常見訂有控制權變更條款。被併購公司若沒有事先取得國外品牌的同意,當買方取得控制權後,國外品牌可因此主張終止區域加盟契約,造成公司不能繼續主張區域加盟契約的權利,導致兩公司雖完成併購,卻喪失區域加盟權益。
因此,買方進行併購盡職調查時,必須聘請律師仔細檢視契約,確認有無控制權變更條款。當發現被併購公司與第三人契約相關條款時,需要將控制權變更條款作為併購的前提條件,先取得契約相對人的同意,避免日後契約相對人行使控制權變更條款之終止權。
至於法院是否會宣告終止權無效?參照過往最高法院判決,法院很可能基於契約條款的目的,沒有違背強制規定或公序良俗,即便在概括承受原則下,契約明定需他方同意,仍有效;若契約相對人基於控制權變更條款行使權利,也沒有違反誠信原則的問題。(拓威法律事務所合署律師蕭富庭口述,記者邱琮皓採訪整理)
|
3 |
新壽想保合約 須加速開工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10-11 |
台北市長蔣萬安昨(10)日表達,因為「新新併」新光人壽並非存續主體,以及不容許新壽在標下T17及T18後持續三年多沒有開發,將會中止地上權合約,將土地收回,據知情人士透露,接下來新壽必須「三管齊下」,加速T17及T18開工,才能保住合約。
輝達總部希望落腳北士科,在府院表態介入並盤點北、中、南土地,但是輝達仍然表態最喜歡T17、T18,把北市府、新壽推上風口浪尖,直接對上全國民眾質疑聲浪,使該案必須加速推進,更讓北市府不斷出招,逼迫新壽依北市府合法、合規要求進行解約,甚至不惜以新新併合併主體變更及該地上權長達三年未開發,讓新壽無法換約,甚至中止合約。
知情人士認為,新壽目前要保住合約必須三管齊下,首先就是T17及T18必須加速開工,在取得雜項執照後立即進行連續壁開挖,這也宣告新壽將開始投入成本開發地上權。
其次,由於台新金與新光金今年7月23日合併後,各子公司將依進度陸續完成合併,目前新壽與台新人壽合併預計明年1月1日完成,若為了談妥合約,延後合併時程到明年6月中,避免因地上權簽約主體改變,向北市府變更簽約主體遭否決,導致被迫遭解約情形發生,也是可能解方。
最後,新壽一直希望三方爭議可以啟動調解委員會,遭北市府以「無爭議」為由拒絕,新壽希望能在最後三個月期限內提出,知情人士認為,若協調無結果,可能走仲裁一途,預料恐怕再延後輝達落腳時間。
對於遲遲不開發土地,新壽則表達,去年9月13日向北市府申請變更設計,遭北市府多次要求補件,最後在今年6月5日經都審委員會修正後通過,並在7月31日完成核備。
另外,新壽今年初開始與輝達洽談合作計畫,雙方並簽下備忘錄(MOU),接著展開與北市府的三方溝通,因而未開發土地,這主要是配合輝達可能進駐,導致開發進度延宕,知情人士認為,過去新壽不開發的美意,現在反變成北市府口中的「惡意」,過去新壽的努力,北市府卻避而不談,對新壽並不公平。
|
4 |
新壽將捍衛權益 |
摘錄經濟A1版 |
2025-10-10 |
輝達(NVIDIA)總部進駐台北市北士科T17和T18,台北市政府有意以台新金控、新光金控合併,導致簽約主體改變,順勢解約,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昨(9)日說,合約條款針對合併而解約機制,主要立意是擔心因合併導致履約能力不足,但新新併後,新壽體質更健壯,並不符合解約條件,他強調,若因此股東權益受損,將採取救濟程序。
針對台北市議員及北市府先後表達,新光人壽在與台新合併後,雖然與合併前一樣名為新光人壽,但合併的存續公司是台新人壽,合併後才更名為新光人壽,所以合併後已是完全不同的公司,應該啟動合約機制予以解約。
魏寶生表示,當初合約有合併後解約的機制,是擔心因為被合併,導致履約的能力不足或不及,因此設下這條款,但新新併後,新壽不僅更健壯、強大,履約能力更強,況且如果因此而解約,他反問,所謂合意解約嗎?他表示,若北市府採取的做法,損及公司利益及股東權益,新壽將採取必要的救濟手段。
新光人壽昨日再度發布聲明,目前北市府與新壽就如何協力促成輝達入駐北士科T17、T18,既有不同之方案及意見,並已產生爭議,期盼中央政府提供協助,解決僵局,讓輝達早日進駐北士科,共創科技產業榮景。
新壽強調,本於公司治理願與北市府合作,將輝達留在北士科初衷未變。但近日不實訊息紛擾,已讓美事恐生變局,更讓新壽蒙受不白之冤。
|
5 |
北市有解套盤算 |
摘錄經濟A1版 |
2025-10-10 |
輝達海外總部落腳北士科T17、T18卡關,關鍵是新壽、北市府未合意解約,不過「新新併」在即,T17、T18地上權也需變更契約主體,成解約契機。副市長李四川說,三年多來,T17、T18土地都沒進度,今年底假設新壽因為新新併要來變更,北市府原則是不同意,也許會依照合約來解約,但他預期新壽「一定會告」。
得標T17、T18的新光人壽預計明年元旦併入台新人壽,北市法務局昨指出,根據北市府與新壽公司簽訂地上權契約規定,乙方(新壽)與他法人合併後由存續法人繼受本契約各項權利義務,需要先經甲方(市府)同意。
李四川昨說,新壽在金控要合併前,就有發文來徵求同不同意,當時市府就有告知「不同意」,不過當時不同意理由與輝達沒關係,是因T17、18沒有開發,也沒有施工才想說要拿回來。
李四川說,北市府協調這麼多月,如果新壽提出的條件沒有開出100多億元解約金,市府絕對可以再與新壽進一步協商。
台北市長蔣萬安昨日強調,輝達雖仍把T17、T18列為首選,但市府也提出T12基地與松南營區等替代方案,若進度順利,最快年底前就會有結果。
目前六都摩拳擦掌,搶親意味濃厚。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盤點五處土地供輝達考量;高雄市長陳其邁曾表明,如果要選擇205兵工廠,高雄竭誠歡迎。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黃仁勳唯一點名「中部夥伴大學」的東海大學,稍早曾表態將爭取輝達進駐。
|
6 |
台新新光投信 年底前整併 |
摘錄經濟A 10 |
2025-10-10 |
金管會宣布,核准台新投信合併新光投信,合併後,台新投信為存續公司,雙方預計今年底前完成整併。這是台新金今年7月24日合併新光金後,第一家取得合併核准的子公司。
據了解,台新人壽與新光人壽兩家壽險子公司合併案,也已送交金管會,整併時間點可能落在明年,緊接著還有證券子公司、銀行子公司等。
證期局主秘黃仲豪說,台新金與新光金子證券合併案相對複雜,涉及系統整合或執照,例如新光金子證券的元富證比台新證經營業務較多,合併後所有證券分公司都要承作相關業務,就得重新調整執照,拉長整併時程。
因應台新金合併新光金,金管會昨(9)日宣布核准兩家金控子投信整併案,雙方合併是以發行新股為對價,以2024年底雙方子投信淨值換算,台新投信以每股1.3342股換一股新光投信,預計換發5,336.8萬股給母公司。
據金管會截至8月底統計,台新投信受託管理資產是4,169億元,新光投信是1034億元,整併後是5,203億元,排名躍升為第八大,市占率約3%,整併後資本額是13.6億元、員工人數229人,其中新光投信95名員工全數留任。
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表示,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完成合併後,將有效整合雙方專業團隊與投資策略,進而優化產品線,藉此擴大共同基金、全權委託、ETF等產品線的市占率,未來也將開發更多符合市場趨勢的創新理財商品,滿足市場的投資需求,共同創造投資人、員工、股東之三贏局面。
|
7 |
吳東亮次子 吳昕豪全程參與 |
摘錄經濟A 10 |
2025-10-07 |
除新壽董事長魏寶生率團參訪,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次子、台新人壽副董事長暨新光人壽董事吳昕豪也隨團赴法並全程參與,為接下來的壽險整併和接軌布局;魏寶生表示,因應壽險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明年還是會訪視歐洲金融圈進行交流、洽談合作機會,可能鎖定英國倫敦或比利時。
據了解,吳昕豪此次全程參與,了解歐洲的保險公司與銀行經營模式,作為金控子公司整併後於產品與資金端如何創造更大效益的參考,據說赴法參訪者因為密集的五日交流行程,「都有被操到」。吳昕豪此行也被視為新生代接班人累積接班歷練之旅。
談及歐洲市場展望,台新銀行金融市場事業總處執行長詹景翔指出,當地金融機構高層普遍認為歐洲經濟雖受地緣政治干擾,但預期選舉後將回歸穩定。各國政府在國防、能源轉型等領域的支出增加,反而為航空、製造、綠能等產業帶來投資機會,因此歐洲還是有別於美國的吸引力,如果要做資產分散,歐元是第二大貨幣,自然會有配置需求。
魏寶生則指出,由於近年歐洲外商來台投資並未明顯增加,希望藉由參訪強化連結、深入了解歐洲企業募資與投資需求,他們也給了很多見解,未來有機會來台募資、在亞資中心合作。
|
8 |
美元保單宣告利率 最高4.35%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10-01 |
美國聯準會9月重啟降息,多數壽險公司展現觀望態度,10月美元 保單宣告利率暫時按兵不動,截至30日為止,僅台新人壽一家宣布1 0月將調升36張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最大調幅為5個基本點,調整後最 高利率為4.3%。根據各家公司提供資訊,目前市場上美元保單宣告 利率最高水準,仍為台灣人壽、合庫人壽及遠雄人壽的4.35%。
台新人壽30日表示,在目前區隔資產固定收益債券利息收益率可以 支持宣告利率維持穩定的情況之下,適度調整宣告利率以回饋予保戶 。本波調整的美元保單包括20張現售保單及16張停售保單。
除台新人壽外,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凱基人壽、 全球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元大人壽、合庫人壽、第一金 人壽與台銀人壽,10月美元宣告利率均按兵不動。
壽險公司主管分析,美國重啟降息循環,有助推動美元保單銷售動 能,主要原因是,同樣是美元商品,美元存款利率會因為降息而下滑 ,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就算不調升、只要維持在高水位,對保戶而言就 有投資誘因。另外,降息可能帶動美元走貶,但仍是強勢貨幣,利率 相對比其他幣別高,利變型保單透過宣告利率機制,依舊有助維持買 氣。
近年來為提升美元保單銷售魅力,各大壽險公司陸續調升美元宣告 利率,目前國內的大型壽險公司,美元最高宣告利率都在4.25%以上 ,讓具有美元投資需求的保戶樂意買單。
|
9 |
Fed降息 美元養老險鎖利翻紅 多家壽險搶推,主打固定利率,可避免市場利率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9-29 |
美國聯準會9月重啟降息,讓沉寂多年的「美元固定利率養老險」 重新翻
紅,包括台新、臺銀、南山、台灣、凱基、遠雄、合庫人壽等 均推出主打固定
利率的美元養老險;對保戶而言,降息循環下鎖定保 險給付條件,可避免市場
利率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對壽險公司來說 ,採躉繳方式,能在長債利率仍處
高檔時建立部位,達到雙贏局面。
壽險公司指出,近幾年市場上壽險商品的主流為利變型終身壽險, 宣告利
率機制讓保戶每年有機會享有額外的增值回饋分享金,不過宣 告利率會反映市
場利率的狀況而調整,而固定利率的養老險不會有宣 告利率波動的因素影響商
品條件,且商品設計為躉繳(一次繳清)、 保障期間多為7年或10年,有助保
戶鎖住長期美元利率。
台新人壽9月22日推出固定利率保單「發拉利美元養老險」,為躉 繳、保
障期間7年的美元保單,訴求一次繳費、7年滿期可領回滿期保 險金。
臺銀人壽9月23日推出「美添固美元養老保險(定期給付型)」, 一次繳
清保費,提供10年長期壽險保障;具資產穩定增值與首年加倍 保障特色,以40
歲男性投保10.2萬美元保額為例,持有至期滿,滿期 領回資產增值約40%,投
保首年提供1.75倍的壽險保障。
南山人壽近年推出三張美元固定利率養老險,其中代表商品為「美 利Fun
鑫美元養老保險(定期給付型)」,其主要特色為繳費一次即 享有10年的壽險
保障,另10年後仍生存可領取滿期保險金。
台灣人壽美元固定利率代表商品為「美利富美元養老保險」,特色 為一次
繳費、7年滿期養老險,保障兼具財務規劃效果,協助客戶在 降息前鎖定美元
利率。
凱基人壽推出美元養老保險「美固多多」,商品預定利率為4.1% ,客戶可
以選擇躉繳或2年期繳交保費,7年滿期可以領回整筆滿期保 險金。
遠雄人壽8月上市美元養老保險「美滿美利固」,商品特色為繳費 一次10
年期滿領回滿期保險金,具美元收付、資產配置多元以及保障 兼具的特色,保
戶可選擇善用分期給付來累積資產或降低財務風險。
合庫人壽目前主要銷售固定利率保單為「美好安心美元養老保險─ 定期給
付型」,躉繳一次,保障7年,預定利率為4.05%,投保年齡 最高可達85歲,最
低投保金額只要2,500美元,適合全民投保。
|
10 |
高利台幣保單 壽險業新戰場 |
摘錄工商A5版 |
2025-09-24 |
壽險宣告利率另闢新戰場。在幾乎全面漲破4%的美元保單宣告利 率之外,近期紛紛發行「高利」新台幣保單、搶攻市占率,包括合庫 、凱基、台灣、全球、元大、遠雄、南山等壽險業者,新台幣保單最 高宣告利率均已達2.75%。
合庫人壽23日推出合利超旺利變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以新台 幣計價,宣告利率達2.75%,為市場最高水準,跟進此波新台幣高宣 告利率保單潮流。
目前市場上多家壽險業者,推出2.75%宣告利率保險商品。其中凱 基人壽代表商品為鑫旺來利變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台灣人壽 代表商品為金得利利變型增額終身壽險、全球人壽代表商品為飛翔讚 利變型終身壽險(定額給付型)、元大人壽是金旺利變型終身壽險及 遠雄人壽是傳富雄保倍2利變型終身壽險;南山人壽僅限銀行通路販 售的增鑫鑽利變型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宣告利率也是2.75%。
宏泰人壽台幣利變型壽險宣告利率最高2.73%,代表商品為泰得利 利變型終身壽險;新光人壽最高宣告利率2.72%代表商品為家利hig h利變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台新人壽現售新台幣保單宣告利 率最高2.65%,代表商品為台享富多利變型終身壽險;富邦人壽台幣 最高宣告利率2.60%,代表商品為富好鑽利變型增額終身壽險。國泰 人壽現售新台幣商品宣告利率最高2.55%,代表商品為萬得利利變型 終身壽險;臺銀人壽金永旺利變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新台幣 最高宣告利率2.45%。
合庫人壽總經理藍年紳表示,新推出的合利超旺利變型終身壽險─ 定期給付型,保戶在目前的利率環境下參與2.75%宣告利率,讓資產 及保障穩健成長,投保保費50萬元,配合特定繳費管道,最高有3% 折扣,讓保障在通膨時代更經濟實惠。在高齡少子化趨勢下,這個專 案提供2年期繳機制,投保年齡最高達87歲,並設計增加基本保險金 額選擇權,讓保戶在符合特定條件下,如結婚或生子,可申請增加保 障金額,無需重新核保。
|
11 |
台新人壽首張美元分紅保單 保障周延 |
摘錄經濟B1版 |
2025-09-09 |
內政部最新統計,2024年國人平均結婚年齡男性35.4歲、女性33歲,且女性生育第一胎年齡平均為31.7歲。面對國人晚婚晚生趨勢,身為家庭經濟要角,更要為自己和家庭的財務保障做足準備。為滿足民眾與日俱增的家庭保障、資產累積或財富傳承需求,台新人壽推出首張美元分紅保單「美鴻添富美元分紅終身壽險」 以及「美鴻世代美元分紅終身壽險」,結合壽險保障、分紅機制與資產傳承等特色,協助國人打造完善家庭保障,靈活防護家庭與財務,穩健照顧一家人。
為讓民眾安心面對不可測風險,建構堅實保障支柱,台新人壽最新推出「美鴻添富」及「美鴻世代」美元分紅終身壽險,均以美元計價,適合有美元需求民眾,讓資產配置選擇更多元。台新人壽「美鴻添富美元分紅終身壽險」提供保戶6年期與10年期兩種繳費方式,壽險保障終身(至110歲),0歲起就可投保,6年期最高投保年齡75歲,10年期最高投保年齡72歲,保額最低1萬美元,最高1,000萬美元(15歲以下最高200萬美元),對於希望補足家庭保障缺口的民眾,可依自身需求選擇適宜的繳費年期。
台新人壽「美鴻世代美元分紅終身壽險」可選擇躉繳及2年繳兩種繳費方式,壽險保障終身(至110歲),0歲起就可投保,其中躉繳最高投保年齡80歲,2年繳最高投保年齡78歲,保額最低1萬美元最高750萬美元(15歲以下最高200萬美元),除提供民眾家庭保障抵禦風險,同時擁有自主規劃身後財富傳承的附加價值。
分紅保單提供壽險保障,還有機會參與保單經營績效分紅,台新人壽新推出「美鴻添富」及「美鴻世代」美元分紅終身壽險,第三保單年度起有機會分享年度保單紅利,紅利分享採增額繳清保險方式處理,將紅利用於增加保額,讓壽險保障有機會隨時間同步長成,第四保單年度起則有機會分享終期保單紅利,視情況分別以終期保額保單紅利或終期現金保單紅利給付。台新人壽提醒,分紅保單紅利屬於非保證給付項目,是否分配仍視實際經營成果而定。
面對無法預測的大環境,民眾對於保險保障以及想穩健累積資產需求日益提高,分紅保單具備壽險保障及紅利分享特性,兼顧保障與長期累積資產優勢,滿足不同族群保險保障與財務規劃雙重需求。
|
12 |
台新人壽 首推美元分紅保單 |
摘錄工商C3版 |
2025-09-09 |
面對國人晚婚晚生趨勢,身為家庭經濟要角,更要為自己和家庭的 財務保障做足準備。為滿足民眾與日俱增的家庭保障、資產累積或財 富傳承需求,台新人壽推出首張美元分紅保單「美鴻添富美元分紅終 身壽險」及「美鴻世代美元分紅終身壽險」,結合壽險保障、分紅機 制與資產傳承等特色,協助國人打造完善家庭保障,靈活防護家庭與 財務,穩健照顧一家人。
台新人壽最新推出「美鴻添富」及「美鴻世代」美元分紅終身壽險 ,均以美元計價,適合有美元需求民眾,讓資產配置選擇更多元。台 新人壽「美鴻添富美元分紅終身壽險」,提供保戶6年與10年兩種繳 費方式,壽險保障終身(至110歲),0歲起就可投保,6年期最高投 保年齡75歲,10年期最高投保年齡72歲,保額最低1萬美元,最高1, 000萬美元(15歲以下最高200萬美元),對於希望補足家庭保障缺口 的民眾,可依自身需求選擇適宜的繳費年期。
台新人壽「美鴻世代美元分紅終身壽險」可選擇躉繳及2年繳兩種 繳費方式,壽險保障終身(至110歲),0歲起就可投保,其中躉繳最 高投保年齡80歲,2年繳最高投保年齡78歲,保額最低1萬美元最高7 50萬美元(15歲以下最高200萬美元),除提供民眾保障抵禦風險, 同時擁有自主規劃身後財富傳承的附加價值。
分紅保單提供壽險保障,還有機會參與保單經營績效分紅,台新人 壽新推出「美鴻添富」及「美鴻世代」美元分紅終身壽險,第3保單 年度起有機會分享年度保單紅利,紅利分享採增額繳清保險」方式處 理,亦即將紅利用於增加保額,讓壽險保障有機會隨時間同步長成, 第4保單年度起則有機會分享終期保單紅利,視情況分別以「終期保 額保單紅利」或「終期現金保單紅利」給付。台新人壽提醒,分紅保 單紅利屬於非保證給付項目,是否分配仍視實際經營成果而定。
面對無法預測的大環境,民眾對於保險保障及想穩健累積資產需求 日益提高,分紅保單具備壽險保障及紅利分享特性,兼顧保障與長期 累積資產優勢,不論是中壯年家庭支柱規劃壽險保障守護家人,或熟 齡長者規劃資產傳承,分紅保單都是不錯選擇。
|
13 |
三商壽招親 中信金呼聲高 |
摘錄經濟A 11 |
2025-09-02 |
三商美邦人壽(2867)出售引關注,市場傳出首輪出價,由中信金(2891)與兩家外資金融機構率先挺進下一關。市場人士分析,若以壽險規模來看,倘若台灣人壽與三商美邦人壽合併,總資產規模可達3.73兆元,超車凱基人壽「坐五望四」。不過知情人士認為,最後花落誰家,現在都言之過早。
對此,三商壽與中信金昨(1)日皆表示,對市場臆測傳聞,不予評論。
三商壽在開放比武招親之際,金管會祭出新版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接軌,讓6月底資本適足率僅154%的三商壽,可能面臨必須在五年「加速攤還」,增資壓力大增。這也使得三商壽的估值充滿變數,影響三商壽的賣相。不過昨天一下子傳出兩外資及中信金入圍,讓三商壽股價直奔漲停,昨上漲0.55元,收6.11元,並爆出3萬張大量。
市場人士分析,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中信金表現最為積極贏面較大,且三商壽在業務員通路表現不錯,若是與台灣人壽結合,也能擴展版圖;若以壽險規模來看,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國泰人壽總資產規模達8.83兆元,排在第一,後面依序為富邦人壽5.98兆元、南山人壽5.42兆元、新光人壽加上台新人壽3.9兆元,凱基人壽2.38兆元,台灣人壽則以2.18兆元排在第六,但若是加上三商壽的1.55兆元,則總資產規模一舉成為3.73兆元,超車凱基人壽「坐五望四」,因此表現相當積極。
不過,業界傳出,在ICS新制下,此時購買三商壽並不合理,也有業界傳出,市場在等待主管機關的監理寬容,才願意更「用力」來評估此案,而也有人認為,三商壽花落誰家,主管機關的態度很重要。業界形容,三商壽本來背50公斤過河,如今又多了100公斤,會把自己壓死,加上三商壽未來缺口現在很難說清楚,一個不注意可能會拖累母公司金控獲利。
|
14 |
50張美元保單宣告利率 調升 |
摘錄經濟A 11 |
2025-09-02 |
美元利率維持高檔,壽險公司9月宣告利率大戰仍暫告休兵。統計至昨(1)日為止,包括台灣人壽、國泰人壽、凱基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南山人壽等9月宣告利率均按兵不動,全球人壽共調整37張美元商品,最高宣告利率維持4.3%;三商美邦人壽(2867)上調13張美元商品宣告利率,最高達4.3%。
市面上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天花板仍由台灣人壽、合庫人壽4.35%拿下。
壽險業者指出,市場大多預期聯準會於9月再次啟動降息,而當市場在降息時,宣告利率調整可能會落後於市場,因此有可能宣告利率高於市場利率的情況,進而推升買氣。
全球人壽9月共調升37張美元商品宣告利率2至5個基本點,其中35張為停售商品,二款為現售商品,而在調升宣告利率的37張美元商品中,宣告利率最高為3.85%。全球人壽表示,由於觀察調升宣告利率的37張商品對應的區隔資產帳戶持續表現穩健且有累積收益,在符合公平待客原則下,針對這幾款商品適度調升宣告利率2至5個基本點,將獲利與保戶分享,全球人壽第3季將持續推出新的利變壽險商品。全球人壽9月美元商品最高宣告利率維持4.3%。
三商美邦人壽考量區隔資產固定收益債券利息收益率上升,適度調升宣告利率。9月共調整13張美元保單,12張為現售商品,一張為停售商品,其中「三商美邦人壽金增多利美元利率變動型增額終身壽險」調整後最高宣告利率提升至4.3%。三商美邦人壽也將於2日推出新美元利變保單,提供有美元資產之保戶可反應市場利率的終身保障。
臺銀人壽表示,9月現售商品宣告利率無調整,停售的台幣利變壽險調升5個基本點至2.15%,目前美元商品最高宣告利率維持4.3%,台幣維持2.45%。
另外,合庫人壽真美富利美元利變型終身壽險自8月起,宣告利率拉上4.35%,與台灣人壽並列最高;遠雄人壽美元宣告利率維持最高4.32%;國泰人壽、凱基人壽、元大人壽、臺銀人壽宣告利率最高4.3%;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台新人壽、宏泰人壽、第一金人壽、安達人壽、安聯人壽宣告利率最高4.25%;南山人壽宣告利率最高4.2%,均按兵不動。
|
15 |
壽險業上半年RBC 七家回升 |
摘錄經濟A 10 |
2025-09-01 |
壽險業2025上半年資本適足率(RBC)出爐,受到匯兌風暴衝擊,截至目前,21家壽險中,僅安聯人壽尚未公布 ,其中有七家較2024年下半年提升,其中三商美邦人壽再度未達標,需進行9月底的補考。
而在淨值比方面,與去年底相較,僅四家壽險有所提升。三商壽(2867)表示,除了持續調整及執行各項改善方案之外,亦提交主管機關新版的資本強化計畫。
金管會以每半年度為基準,要求保險業RBC不得低於200%、淨值比不得連兩期低於3%,兩大指標為金管會衡量保險公司清償能力的參考指標。
但壽險業今年上半年因受美元匯率急速貶值,除產生匯兌損失外,亦造成美元資產評價減損,壽險業積極自救,推出包括拉高傳統避險比例、拉長避險天期,及增加替代避險中雜幣配置等三大應變措施,而金管會也提出「三大暫行措施」,包括RBC資本適足率的匯率改以半年均價計算、放寬保單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以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過渡措施申請標準,最後補考時間為9月底。
壽險業2025上半年資本適足率(RBC)出爐,截至目前,僅有七家較2024年下半年提升,分別為合庫人壽、友邦人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富邦人壽、遠雄人壽以及三商美邦人壽;而合庫人壽、法巴人壽、安達人壽、友邦人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富邦人壽等公司的RBC皆在400%之上。
在淨值比方面,與2024年下半年相較,僅四家壽險有所提升,分別為友邦人壽、遠雄人壽、保誠人壽以及安聯人壽,其餘皆下滑。
六大壽險公司中,富邦人壽由2024年下半年RBC 388.01%、淨值比11.39%,提升為RBC 404.84%、淨值比降為9.88%;凱基人壽由2024年下半年RBC 398.3%、淨值比7.76%,降為RBC 346.86%、淨值比降為6.83%;國泰人壽上半年RBC降為328.45%、淨值比8.07%;台灣人壽上半年RBC降為323.01%、淨值比7.16%;南山人壽上半年RBC降為276.22%、淨值比5.77%;新光人壽上半年RBC降至204.85%、淨值比4.26%,皆順利達標。
|
16 |
季報及時雨 七壽險釋522億責準金轉盈餘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9-01 |
據各公司公布的第二季財報內容顯示,11家壽險公司合計釋出責任 準備金3,072.26億元,其中83%轉入外匯價格準備金、約2,549.41億 元,另外17%、約522.85億元轉入盈餘。七家壽險轉列盈餘金額也首 度曝光。
彙整各公司公告,三商美邦人壽釋出423.44億元責任準備金,其中 176.36億元轉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另外247.08億元轉入6月盈餘 裡,居七家壽險之冠。
南山人壽釋出320.49億元的責任準備金,其中160億元轉入外匯價 格準備金,另外160.49億元同樣轉入6月盈餘裡。
其餘五家壽險公司中,遠雄人壽釋出責準金127.83億元,轉入外匯 價格準備金88億元,另39.83億元列入6月盈餘中;元大人壽釋出責準 金68.03億元,轉入外匯價格準備金33億元,挹注6月盈餘35.03億元 。台新人壽、新光人壽分別釋出責準金52.58億元、631.11億元,轉 入外匯準備金26與611億元,挹注6月盈餘的26.58億元與20.11億元; 第一金人壽挹注6月獲利3.21億元。
資料顯示,國泰、富邦、凱基與台灣人壽,責準金釋出金額全數轉 列外匯價格準備金。目前為止,金管會共核准11家壽險業釋出3,072 .26億元的責準金。
新台幣第二季暴升,升幅約10%,壽險業飽受巨額匯損之苦。尤其 5月狂升6.98%,導致全體壽險單月淨匯損創下史上新高紀錄,外匯 準備金幾乎燒光,僅剩188億元。
眼見不少壽險公司外匯準備金快見底、難以因應未來可能的匯兌風 險,金管會祭出救急措施,允許壽險業針對過往特定保單的責任準備 金,計提基準進行調整,最高可釋出40%,並得轉列外匯準備金或稅 前盈餘,此一及時雨讓壽險公司第二季轉危為安。
|
17 |
首場法說會 人壽發展受關注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08-30 |
台新新光金控正式成立,29日首次舉行法說會,各項議題又以旗下 人壽發展為重中之重,由於壽險業將於明年接軌IFRS 17,以及新一 代清償能力制度,法人高度關注新光人壽財務狀況。新壽高層表示, 今年CSM(合約服務邊際)目標600億元將能達標,接軌時餘額估逾1 ,800億元。
法人關注兩壽險子公司財務數據,尤其第二季新台幣匯率出現明顯 升值行情,壽險業受到衝擊極大。林維俊對此指出,台新人壽與新光 人壽都有申請釋出責任準備金,分別為新壽631億元,其中,611億元 放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台新壽則釋出52億元,其中有26億元轉入 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截至6月底,新壽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 來到617億元,台新人壽有20億元。
至於新壽全年CSM目標,新壽總精算師林漢維說,截至6月底,新壽 CSM已達32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0%,今年CSM目標達到600億以 上。台新人壽上半年CSM則約80億元,兩家合計達400億元。
新光人壽投資長王世聰指出,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降息,對CS(換 匯)避險有所助益,而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避險成本波動較 大,目前新壽外價準備金充足,將透過傳統避險如CS、NDF,甚至替 代避險,隨時動態調整策略。
新壽發言人林宜靜補充說,新壽6月底的淨值比4.26%,到目前為 止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已超過700億元,避險比例66%;至於金融資 產未實現損失,7月底約330億元,比第二季回升,而未實現損失主要 是來自債券,主要是新台幣計價的債券ETF,至於股票則是有近百億 元未實現利益。
台新人壽部分,截至6月底的投資資產2,746億元,國內固定收益占 比約30%,公債為主,國外固定收益占比約49%,也是以投資等級債 為主;經常性報酬率約3.33%,總報酬率3.21%。
|
18 |
台新壽吳昕豪出任新壽董事 |
摘錄經濟A 10 |
2025-08-29 |
台新新光金(2887)昨(28)日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2025年上半年度合併財務報告,除此之外,各子公司高層人事也有新布局,台新人壽副董事長吳昕豪任新光人壽董事;台新銀行副董事長尚瑞強昨日辭任台新銀行法人董事代表人,轉任新光銀行董事;前新光金控董事林敦仁任台新證券董事。
台新新光金代子公司公布多項高層人事異動案,子公司台新銀行於昨日接獲副董事長尚瑞強辭任書,自昨日起辭任台新銀行法人董事代表人;而新光銀行則公告增派法人董事代表人,由尚瑞強擔任。
子公司新光人壽公告法人董事代表人異動,由台新人壽副董事長吳昕豪擔任台新新光金法人董事代表人,8月29日生效。
吳昕豪為台新新光金董事長吳東亮次子,擁有波士頓大學經濟學學士、日本早稻田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學位,2024年接任台新人壽副董事長。
另外,子公司台新證券則公告改派董事,台新新光金控原法人董事代表人為吳昕豪,如今改派前新光金控董事林敦仁任台新證券董事,同樣8月29日生效。
另外,台新新光金亦公告旗下期貨子公司合併事宜,台新新光金表示,為儘速實現合併綜效,擬規劃進行台新期貨與元富期貨合併。合併後台新期貨為存續公司,元富期貨為消滅公司,合併後存續公司名稱為台新期貨。最終以子公司董事會決議為準。
按台新新光金目前規畫,今年底前完成投信整合,明年1月1日,預計完成人壽公司合併,4月6日完成證券合併,而銀行則規劃6月22日將電腦轉檔做好,預估明年6月底前完成主要子公司合併。台新金與新光金合併後, 因更名預計於9月1日起全面換發股票,「台新金」舊股票也將於同日下市,上市簡稱將更名為「台新新光金」。
|
19 |
11業者釋3,072億責準金 |
摘錄經濟A2版 |
2025-08-29 |
據金管會統計至8月28日止,共核准11家壽險業釋出3,072.26億元責任準備金,其中凱基壽、台壽兩家7月共釋出責準金385.3億元全數轉入外價金中,以抵禦匯損。
換言之,7月壽險業稅前盈餘197億元中,並沒有責準金貢獻。若以整體11家壽險釋出責準金來看,約有2,549.4億元、約占83%轉外價金,另17%轉入6月盈餘中。
據公開資訊觀測站,首波釋出責準金者包括國壽、富邦、南山、新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三商美邦、遠雄、第一金人壽等九家轉入外價金共2,164億元,其餘約522.8億元轉6月盈餘。
7月是凱壽和台壽,分別釋出234.02億和151.28億元責準金,全數轉列外價金。
|
20 |
11壽險釋責準金 逾3千億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8-29 |
4月、5月新台幣狂升10.87%,壽險面臨鉅額匯損,金管會緊急祭 出暫行措施,讓壽險業可釋出責任準備金來救財報,或充實外匯準備 金的「第二桶金」。金管會保險局主任秘書古坤榮28日指出,目前已 獲准11家壽險公司,共計釋出3,072.26億元的責準金。
目前共核准11家,包含9家釋出2,686.93億元的責準金,均可列入 今年6月的財報,包含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台新、元大、三商 美邦、遠雄、第一金人壽。可列入今年7月的財報有2家,包含台灣人 壽151.28億元、凱基人壽234.02億元,2家合計釋出385.3億元。
古坤榮表示,依規定,6月想要釋出責準金者,需在7月1日起的15 個工作天,即最晚7月21日申請備查,因此想在6月入財報的壽險業者 皆已趕在7月21日申請。不過,此暫行措施適用日期是到今年12月31 日,因此,後續若還有壽險公司想釋出責任準備金,仍可向金管會申 請,例如想在11月適用,就要在12月1日起的15個工作日前申請。
金管會今年6月底發布函令,允許壽險業可釋出過往特定保單多提 存責任準備金的40%,釋放出的責任準備金可選擇要進入外匯價格變 動準備金或稅前盈餘。
觀察六大壽險全數已申請並核准,6月有國泰、富邦、南山、新光 人壽,且都已在期限內申請且獲准,其中國壽公告全數增提至外價金 約508億元,富壽也將釋出560億元提存至外價金,南山人壽增提160 億元、新壽增提611億元至外價金。
7月有台灣人壽151.28億元、凱基人壽234.02億元,皆增提至外價 金。凱基人壽強調,已於7月適用金管會「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計 提基礎調整」暫行措施,釋出的責準金將全數用以厚實外價金,可望 強化凱基人壽外匯避險操作彈性,降低匯率波動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