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WSSIFASS倫敦登場 王怡心發聲回響大 |
摘錄經濟A 11 |
2025-10-16 |
2025世界準則制定者會議WSS與會計準則制定者國際論壇IFASS日前在倫敦舉行,全球70個國家與地區的會計與永續準則制定機構、監管單位及專業團體,共同討論財務與永續準則最新發展,會議凸顯兩大趨勢,財務與永續準則雙軌推進,以及跨架構互通深化。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與臺灣證券交易所共同組團出席,展現積極參與全球準則制定的行動。3天會議有諸多討論重點,包括國際會計專業新發展,以及我國會計和永續方面受到國際組織肯定。
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表示,目前已有37個司法管轄區啟動IFRS S1、S2導入程序,涵蓋全球約60% GDP、40%市值與60%排放,我國是首批列為已建立jurisdictional profile地區之一,顯示我國推動永續揭露與國際準則接軌的努力,受到國際肯定。
會議中我國代表會研基金會董事長王怡心教授專業發聲,提出具體建議,展現國際影響力。王怡心指出,IFRS 18(財務報表表達)應考量與IFRS S1、S2的連結,若能將「分解資訊」與「管理績效衡量指標」與永續揭露互通,投資人更能理解氣候與永續風險對財務表現的影響。此建議呼應會議「connectivity」概念,獲得國際代表積極回響。
在IFASS永續專題討論中,王怡心表示,臺灣企業在應用SASB準則時所面臨的挑戰,包括產業分類的正確性與多角化經營企業的適用困難,並建議ISSB可發布教育文件,以案例說明行業分類之應用方式,避免企業誤用不正確指標。此提案引起加拿大、韓國與歐洲代表共鳴,確認這是一項需要國際協調的共同挑戰。
我國不僅透過政策與制度獲得ISSB認可,藉由王怡心專業論述,為國際永續準則在「財報與永續揭露連結」及「永續行業分類」兩大議題上,提供前瞻建議。
|
2 |
違約交割額攀今年高點 |
摘錄經濟A2版 |
2025-10-16 |
臺灣證券交易所昨(15)日公布證券商申報投資人違約交割數據,不論「買進、賣出合計總金額」或「買進、賣出相抵後金額」,雙雙創下今年以來新高,分別為1.67億元與973萬元。
不過,並沒有出現個股達到鉅額違約交割須公布個股的情況,即同一標的證券當沖交易違約互抵淨額、加計非當沖交易違約買賣總額,合計達2,500萬元;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僅昇貿、雷虎二檔個股曾在8月時達到違約交割須公布的門檻。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分析,以上市市值88.07兆元量體,對應違約交割買賣相加金額1.67億元其實並不大,且買賣金額相抵僅973萬,研判對市場影響不大。
法人研判,以台股T+2交割制度回推,昨日公布數據應為本周一(13日)發生的交易,主因國慶連假期間美中貿易摩擦升溫,使台股短線下跌,不少投資人大量進出所導致。
|
3 |
台股主動式ETF 聚光 |
摘錄經濟B2版 |
2025-10-16 |
台股昨(15)日上漲482點,2萬7千點關卡失而復得,擁有千萬股民的台股ETF表現績效長紅。觀察76檔台股ETF表現,其中,漲幅表現最佳的不是台股正2ETF,而是股價創新高且單日漲幅3.59%居冠的主動群益台灣強棒ETF(00982A)。
此外,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也進入昨日台股ETF漲幅前十大中,展現出主動選股的優勢。
群益投信台股ETF研究團隊表示,指數表現還是以區間震盪為主,但有利主動選股操作創造績效。
在盤整期間,主動式ETF可精選蓄勢待發潛力股,又或是在多頭時期積極加碼成長性產業,以更大程度地尋求超額報酬機會。
接下來進入市場傳統電子旺季、年底結帳效應與資金回補需求,將為台股營造偏多氛圍。
不過,國際政策與關稅變化、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仍可能導致市場短線波動,但中長期結構性成長題材仍未變。
主動群益台灣強棒ETF經理人陳沅易表示,進入第4季,台股本波多頭動能主要來自AI伺服器需求與先進製程驅動的產業鏈,相關族群仍是市場核心,但隨著降息循環啟動,資金可能逐步轉向低基期循環性類股,包括面板、記憶體與矽晶圓等景氣敏感產業,市場對庫存水位壓力顯著減輕。搭配政策寬鬆帶來的資金活水,循環性族群有望成為下一波資金追逐重點。
操作上,市場看好AI相關族群,鎖定散熱、網通、PCB、電源供應器與銅箔基板等具備規格升級與長期趨勢支撐的次族群,同時可分批布局循環性題材,以掌握低基期上行契機。
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布9月ETF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前20名中,主動統一台股增長ETF以1.43萬戶空降第16名,這也是榜上唯一一檔主動式ETF商品。
統一投信表示,受到中美貿易戰再起影響,股市短線震盪難免,但企業獲利穩健、美國聯準會寬鬆貨幣趨勢,將使台股中長線有機會延續多頭行情。專家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分批進場或定期定額,布局主動統一台股增長ETF,掌握台股長期成長動能。
|
4 |
卓揆:打造金融戰略樞紐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10-16 |
金管會與證交所等證券周邊單位舉辦首屆「臺灣週」活動昨(15)日開幕,行政院長卓榮泰透過錄影致詞表示,希望透過「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和「亞洲創新籌資平台」兩大引擎,打造台灣成為區域金融戰略樞紐,讓世界看到台灣資本市場的深度、跨度與包容性。
臺灣週活動開跑,卓榮泰昨日透過錄影致詞,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國發會主委葉俊顯昨日親自出席開幕式,現場逾150家上市櫃公司、百餘家金融業者及近80位國際交易所與機構投資人共襄盛舉。
金管會將於10月21日啟動「亞洲創新籌資平台」,這是台灣資本市場體制創新的重大突破。該平台將整合市場資源、精進上市櫃制度並優化股債雙籌資管道,目標為亞洲地區具潛力的創新企業提供多元、彈性、與國際接軌的籌資管道。
彭金隆表示,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是當前最重要的發展政策,也是促進台灣金融市場全面發展的最重要方針。
|
5 |
0050規模衝破8,000億 |
摘錄經濟B1版 |
2025-10-16 |
儘管美中貿易衝突再添波瀾,但投資人趁機低接上車,加上台股反彈,挹注整體台股ETF規模再創新高,前三大台股市值型ETF規模都紛紛改寫新猷,而最具指標的元大台灣50(0050)規模正式突破8,000億元大關,也再度改寫台灣資產管理業新紀錄。
截至昨(15)日,整體台股ETF規模來到3兆5,588億元,超越9日的3兆5,585億元,再度刷新歷史新高。以個別標的來看,台股ETF規模創新高的共有11檔,包含元大台灣50的8,126.78億元、富邦台50的2,761.06億元、國泰台灣領袖50的398.85億元、富邦公司治理373.53億元、富邦科技172.5億元、野村臺灣新科技50的111.45億元、主動安聯台灣高息33.07億元、中信小資高價30的32.32億元、新光臺灣半導體30的27.17億元、群益臺灣加權正2的25.15億元、富邦淨零ESG50的11.15億元。
美中關係再生變數以來,台股ETF獲約238.11億元的淨申購,其中,元大台灣50即獲逾169億元買盤,占比超過七成,規模並在萬眾矚目的台積電法說會前夕率先突破8,000億大關,再創ETF全新里程碑。
隨著元大台灣50規模向上突破,經理費率已低於0.1%,未來超過1兆元部分將下降至0.05%,持續有利長線存股。
今年以來,元大台灣50橫掃市場,屢創紀錄,證交所最新9月定期定額排行榜,元大台灣50月增5.2萬戶,成為首檔突破50萬的ETF;最新投資人數突破159萬人,與台積電僅差1.1萬人即將超越。近日投資人逢低加碼,獲逾百億資金流入,搭配台股漲勢,近一月規模成長近千億元。
法人分析,在元大台灣50長期穩定表現下,投資人已認知三大優勢:第一,代表的市值型ETF成長性大於高股息ETF;第二,追蹤相同指數產品因規模較小而費用率較高;第三,許多傳產個股未跟上AI趨勢,再加上元大台灣50分散投資且成分股權重動態反映趨勢變化,擁有絕不錯過台股行情優勢,均吸引資金快速轉向元大台灣50。
|
6 |
0052一拆七 訂出時程 |
摘錄經濟C5版 |
2025-10-16 |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由富邦投信經理的富邦科技ETF(0052)為因應1:7的分割作業,將於11月13日進行信用交易最後回補,即融券須反向平倉,並自11月19日起至11月25日停止在市場買賣,在11月26日恢復交易。
證交所指出,0052在9月25日受益人大會通過該ETF進行分割,富邦投信並已經於10月9日向證交所申請辦理分割作業;後續自11月21日起至11月25日停止受益人名簿記載變更,並將以11月26日作為新受益憑證換發基準日、新受益憑證上市開始買賣日及舊受益憑證終止上市日。
證交所表示,該基金受益憑證單位數分割比率為7,換言之,分割後受益權單位數比分割前受益權單位數等於7比1,即投資人原如持有一個受益權單位者,於分割後將換發為持有七個受益權單位。
|
7 |
摩根投信插旗ETF市場 |
摘錄經濟C5版 |
2025-10-16 |
台灣資產管理市場再添新動能。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的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 & Co.)旗下摩根資產管理(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在台設立的摩根投信,正式插旗台灣ETF市場。
摩根投信所募集發行的「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受益憑證,已於昨(15)日正式向證交所申請掛牌上市,這不僅是摩根投信在台發行的首檔ETF產品,更彰顯了國際資產管理業者對台灣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
摩根資產管理作為全球主動式ETF的領航者,長年深耕此一領域,擁有全球頂尖的研究團隊與豐富的實務經驗。
旗下摩根投信首度加入台灣ETF市場,除擴充產品線外,也為國內投資人引進國際級的資產管理服務與投資策略,象徵著台灣資本市場在開放與國際合作進程上再邁重要一步,具有指標性的深遠意義。
透過摩根投信的加入,台灣ETF市場生態將更為豐富與多元,為投資人帶來更多創新的資產配置選擇。
摩根投信表示,在主動式ETF領域,摩根資產管理在海外有九年以上的管理經驗,而自今年起,台灣也正式成為摩根在全球耕耘主動式ETF的第六個市場,已具國際領先市場地位。
摩根未來將持續推出更多創新的主動式投資商品,讓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上有更充裕的空間,同時也讓台灣的ETF市場有更多元的發展面貌。
證交所表示,自金管會積極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以來,已有多家國際級外資投信業者陸續加入台灣ETF市場。
摩根投信此次將集團在全球市場的成功經驗帶入台灣,不僅能提升國內主動式ETF的競爭力,更為台灣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立下新的里程碑。
此舉預期將能吸引更多全球資產管理業者關注並深耕台灣市場,共同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願景。
|
8 |
彭金隆衝資產管理 打大贏小輸組合拳 |
摘錄經濟A1版 |
2025-10-16 |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昨(15)日表示,希望透過「大贏、小輸」的組合拳,打造有台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並希望台灣在有優勢之處全力衝刺,大贏一段;在劣勢部分,則希望「少輸為贏」,透過「大贏小輸」組合拳,打造有台灣特色的亞資中心。
「2025臺灣週」昨日開幕,下午由金管會、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保結算所共同舉辦「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論壇」。彭金隆致詞時提到五大核心策略,包括壯大台灣資產管理規模,持續鬆綁法規;推動普惠永續融合計畫;全面促進財富管理規模;透過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結合跨部會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引導保險業及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以及壯大資本市場、擴大投資台灣計畫。
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發表專題演講,分享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推動成果,他並提出三面向精進措施,一、建構一站式的境外資產管理平台,包括三O(OBU、OIU、OSU)串聯合作、擴大銀行跨境試辦範圍、吸引台商海外資金回流、延長租稅優惠等;二、強化TISA功能與誘因;三、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台,包括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板塊與國際債券規劃等。
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在專題演講時提到,認同金管會推動TISA,並且分享我國吸引外國投資的稅制現況,包括股票、存款、利息所得及特定金融商品,所採取的稅制,以及境內、外所得如何課稅。
專題座談場次主題為「台灣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進展與挑戰」,由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主持,與談人包括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
李愛玲表示,上市公司市值已近89兆元,預期還會成長,主要因台灣是智慧科技島,半導體、AI、ICT產業供應鏈完整,台灣有堅實供應鏈,產業具國際競爭力,未來將協助國內公司打國際盃。
李長庚則建議,一、稅負問題,稅是大家談論最多,也最直接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會從稅率、租稅協定,來給客戶提供建議;二是產品結構,很多台灣人配置最多的就是股票,但台灣應該加深產品的廣度及深度,例如推動更多結構型商品與證券化商品。
唐德瑜強調,如果要把台灣的商品推介到海外,國內法規就應該與全球大型交易所或主要國家主管機關法規類似,「法規不怕嚴,只怕繁瑣」。高一誠則點出台灣貿易順差將近50年,利率扣除通膨的實質利率幾乎是0,且維持十至20年時間,未來應該增加政府支出,增加個人消費、提高投資,才是比較好的做法。
|
9 |
泰宗、溢泰實業申請上市 |
摘錄工商B5版 |
2025-10-16 |
泰宗(4169)及溢泰實業(7818)分別於14日及15日向臺灣證券交易所送件申請股票上市,累計今年共有24家國內公司(不含創新板)申請股票上市。泰宗15日在興櫃市場以136元作收,收盤均價136.21元;溢泰實業則收在113.5元,收盤均價112.94元。
泰宗生物科技以科技事業提出上市申請,公司負責人為徐煥清,公 司實收資本額為5.9億元,輔導上市承銷商為元大證券,主要產品包 括新藥及醫療器材研發、西藥產品、醫療器材、健字號產品、機能性 食品等。
獲利表現方面,泰宗去(113)年稅前淨利為2,502萬元,每股稅後 純益(EPS)為0.36元;今年前九月營收為5.11億元,年增3.21%, 今年上半年EPS為0.27元。
溢泰實業董事長為林慶雄,目前公司實收資本額為14.995億元,輔 導上市承銷商為凱基證券,主要從事水資源產品及金融產品研發及生 產製造,產業屬於小家電業。
溢泰實業去年稅前淨利為15.35億元,EPS為8.12元,今年前九月營 稅前淨利為4.29億元,EPS為2元。
|
10 |
證交所董座林修銘:IR與ESG 連結全球資金雙引擎 |
摘錄工商B5版 |
2025-10-16 |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15日在臺灣週「IR & Engagement新 趨勢論壇」致詞時指出,在全球環境變遷下,投資人關係(IR)與E SG議題重要性提升,而IR與ESG是連結全球資金與企業長期價值的雙 引擎。
林修銘表示,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供應鏈重組及永續規範演進 ,企業如何創造價值、強化治理,已是資本市場穩健發展的關鍵。配 合主管機關推動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資本市場需強化溝通品 質與永續治理,IR與ESG是連結全球資金與企業長期價值的雙引擎。
他說,若企業能將策略、風險、財務與永續目標對齊,並依國際標 準提供有用的資訊,必能獲得信任,促進全球影響力與回報。
林修銘表示,在投資人溝通方面,亞洲主要市場已將「提升企業價 值」作為改革重點。日本東證所自2023年起要求企業關注PBR偏低問 題,韓國於2024年推動Value-up Program。
台灣證交所也在2024年推動壯大資本市場價值計畫(Power-Up計畫 ),強化上市公司與機構投資人的對話機制,推動每季業績發表會和 法人說明會,協助企業深化溝通。
此外,證交所子公司臺灣指數公司也於2024年推出「IR議合服務平 台」,提供法說會、ESG議合與議合媒合服務,截至今年10月9日,註 冊會員包括上市上櫃公司841家、機構投資人242家,完成149場上市 公司法說會場地預約,完成9項議合安排,持續協助企業深化投資人 關係耕耘。
在深化企業永續治理方面,他說,董事會應具備跨領域視野,並具 前瞻性判斷力,協助企業轉型與提升應變能力。
|
11 |
摩根投信插旗臺灣ETF |
摘錄工商B5版 |
2025-10-16 |
臺灣資產管理市場再添新動能,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的摩 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 & Co.)旗下摩根資產管理在臺設 立的摩根投信,正式宣布插旗臺灣ETF市場。
臺灣證券交易所指出,摩根投信所募集發行的「摩根大美國領先科 技主動式ETF」受益憑證,已於15日正式送件申請掛牌上市,這不僅 是摩根投信在臺發行的首檔ETF產品,更彰顯了國際資產管理業者對 臺灣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
摩根資產管理作為全球主動式ETF的領航者,長年深耕此領域,擁 有全球頂尖研究團隊與豐富的實務經驗。
旗下摩根投信首度加入臺灣ETF市場,除擴充產品線外,也為國內 投資人引進國際級的資產管理服務與投資策略,象徵著臺灣資本市場 在開放與國際合作進程上再邁重要一步,具有指標性的深遠意義。
證交所表示,透過摩根投信的加入,臺灣ETF市場生態將更為豐富 與多元,為投資人帶來更多創新的資產配置選擇。
摩根投信表示,在主動式ETF領域,摩根資產管理在海外有9年以上 的管理經驗,而自今年起,臺灣也正式成為摩根在全球耕耘主動式E TF的第六個市場,已具國際領先市場地位,足見臺灣在ETF市場上具 備龐大的發展潛力。
摩根投信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出更多創新的主動式投資商品,讓投 資人在資產配置上有更充裕的空間,同時也讓臺灣的ETF市場有更多 元的發展面貌。
自金管會積極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以來,已有多家國際級外 資投信業者陸續加入臺灣ETF市場。除了摩根投信外,日前有全球最 大ETF品牌iShares,將由母公司貝萊德集團(BlackRock)旗下的貝 萊德投信募集貝萊德iShares安碩標普500卓越50 ETF,將成iShares 品牌首檔在證交所掛牌的ETF產品。
證交所表示,摩根投信此次將集團在全球市場的成功經驗帶入臺灣 ,不僅能提升國內主動式ETF的競爭力,更為臺灣資本市場的國際化 立下新的里程碑。此舉預期將能吸引更多全球資產管理業者關注並深 耕臺灣市場,共同推動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願景。
|
12 |
首場論壇 談核心戰略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10-15 |
金管會與臺灣證券交易所等證券期貨周邊單位舉辦的「臺灣週」活動今(15)日盛大開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論壇」為開幕式後首場重頭戲,這場高規格論壇將全面檢視台灣在應對全球金融市場競爭、提升國際能見度與競爭力的核心戰略。
論壇由金管會主委彭金隆開場,邀請來自產業界、學界及政府機構重量級專家與會,由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發表專題演講,並由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擔任座談主持人,與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共同探討台灣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進展與挑戰。
|
13 |
臺灣週登場 助攻亞資中心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10-15 |
金融市場國家級盛事「臺灣週」(Taiwan Weeks 2025)今(15)日起登場。這場台灣史上首場官方主辦的國際金融活動由金管會攜手臺灣證券交易所、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等證券期貨周邊單位共同舉辦,以「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目標為核心,成為全球金融圈高度矚目盛事之一。
「臺灣週」為期兩周,時間為10月15日至23日,將展開一系列重量級國際交流論壇與博覽會。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強調,將台灣打造成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是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的重要計畫之一。台灣擁有豐沛的民間資金,及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這些都是台灣躋身國際、邁向未來的重要基礎。將透過「臺灣週」這個國際交流平台,向全球投資人展示台灣的經濟實力與潛力。
事實上,獨具台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正在成形,台股今年進入前所未見的歷史高點,躋身全球前八大市值股市,展現證交所進軍國際金融市場強烈企圖心。
證交所表示,在全球資本版圖重組與亞洲資產管理需求快速成長的關鍵轉折點,台灣正積極推動各項制度改革,致力成為亞洲資產管理的重要樞紐。
「臺灣週」15日開幕式將邀請國際知名交易所、國際重量級資產管理機構、跨國金融集團及台灣產業龍頭等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活動將透過專題演講與座談,從國際金融、跨境財富管理及企業實務等多元角度,深入分享台灣資本市場的獨特優勢與未來發展契機。
證交所指出,此次「臺灣週」系列活動將橫跨台北、高雄雙城,全面展現我國資本市場的韌性與潛力,活動主題涵蓋政策擘劃、公司治理、商品創新、普惠金融及金融科技等五大面向,開幕日下午將舉辦本次重頭戲之一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論壇」,深入剖析政策進展與挑戰。
|
14 |
富邦兩檔主動式ETF上市 |
摘錄經濟C5版 |
2025-10-15 |
為發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臺灣證券交易所積極推動ETF商品多元發展,持續吸引國內、外資產管理機構參與發行多檔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平衡型ETF。富邦投信首次在台發行兩檔主動式ETF-主動富邦動態入息(00982D)、主動富邦複合收益(00983D),14日順利於證交所掛牌上市。
響應永續投資的被動式ETF「富邦淨零ESG50」(009809)亦於同日上市,為台灣ETF市場再添新動能,也象徵台灣不斷朝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前進。
在昨天的掛牌典禮中,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開場致詞表示,富邦投信深耕台灣ETF市場近20年,總資產管理規模已突破1兆元大關,在資產管理領域的專業與實力備受市場肯定。這次是證交所首度且同時迎接兩檔主動債ETF掛牌上市,這不僅是富邦投信在ETF產品創新上的一大步,也為台灣資本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富邦投信董事長黃昭棠表示,這次掛牌的主動債ETF創下三個第一,包含主動債ETF首次於證交所掛牌上市、主動式ETF與被動式ETF首次同時掛牌,以及首次有投信同時發行兩檔主動債ETF。富邦投信致力於突顯台灣競爭力優勢及解決投資人痛點,將持續推出具市場前瞻性的ETF產品。
|
15 |
亞洲創新籌資平台 啟動 |
摘錄經濟C5版 |
2025-10-15 |
金管會攜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及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將於21日舉辦「2025臺灣週亞洲創新籌資平台」啟動典禮、產業創新日論壇暨亞洲創新盃決賽,以期提升台灣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形塑完整創新生態系。
活動將以「亞洲創新籌資平台」啟動典禮隆重揭幕,將透過放寬及精進創新板制度及債券市場相關規範,提升台灣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期盼台灣加速匯聚重點特色產業能量,形塑完整創新生態系,成為區域新創與資本市場重鎮,並打造股債雙主軸籌資市場。當日將邀請政府相關部門及證交所與櫃買中心高層出席啟動儀式,共同為「亞洲創新籌資平台」正式啟動揭開序幕。
「產業創新日論壇」聚焦關鍵政策與國際趨勢,邀請國發會產業發展處處長蕭振榮、IDC亞太區半導體研究負責人暨臺灣總經理江芳韻發表專題演講。續由產官學界代表對談交流,邀請創投公會副理事長林宇聲、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李冠志、工總秘書長呂正華、全國創新創業總會祕書長謝戎峰及台灣數位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共同探討創新產業發展具體策略及資源。
壓軸登場的《亞洲創新盃》決賽透過競賽挖掘具潛力的海內外創新企業,打造亞洲最具影響力資本創新交流平台。此次競賽逾70組團隊參與徵件,其中更有九家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及芬蘭等海外新創,涵蓋人工智慧、數位雲端、衛星通訊、智慧醫療及半導體等多元產業。
證交所表示,臺灣週展現我國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堅定決心,「亞洲創新籌資平台」將帶領台灣邁向「創新經濟.智慧國家」的願景,而「產業創新日論壇暨亞洲創新盃決賽」不僅促進政策與市場對話,更是台灣資本、人才與創新對接的重要平台。
|
16 |
預防內線交易 證交所揭兩關鍵 |
摘錄工商B5版 |
2025-10-15 |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完成增辦兩場次線上「防範內線交易宣導會」 ,期使更多上市公司內部人員深入了解內線交易相關規範與預防機制 ,共同維護市場公信與穩定。證交所強調,加強事前宣導、落實內部 控管,是預防內線交易的根本關鍵
證交所表示,為深化企業對內線交易法規的正確認識與防範能力, 5月已在台北、新竹、台中及高雄舉行四場「防範內線交易宣導會」 ,廣邀上市公司董事、公司治理主管及內部稽核主管參與,報名踴躍 。
因尚有報名需求未能滿足,證交所於9月至10月再增辦兩場次線上 宣導會,期使更多上市公司內部人員深入了解內線交易相關規範與預 防機制,共同維護市場公信與穩定,累計吸引近1,600人參與。
證交所指出,內線交易是指公司內部人,利用未公開重大資訊進行 交易,不僅違反法令,更損害市場公平性與投資人信心。此類違規行 為雖可透過主管機關或司法機構事後追究,但其對市場秩序及企業形 象的破壞,往往難以彌補,因此,加強事前宣導、落實內部控管,是 預防內線交易的根本關鍵。
證交所進一步指出,此次課程內容涵蓋「內線交易法規解析」、「 內線交易監理與實務常見疑義」、「內部控制與內線交易防範暨常見 缺失探討」等面向,協助企業從制度面與人員教育雙軌並進,降低違 規風險。
課程中,不僅針對證券交易法中內線交易的構成要件進行說明,也 透過案例說明刑事責任、民事賠償與風險情境,並以重大合併案、取 得或處分重大資產及認列鉅額減損等實際案例解析,協助企業判斷哪 些資訊應嚴加控管。
證交所表示,內線交易防制已成為公司治理評鑑的重要指標,企業 應主動將法令遵循納入日常管理。
證交所強調,防範內線交易不僅是符合法規要求,更是確保資本市 場健全運作與投資大眾信賴的基石。此次宣導活動獲得與會者肯定, 課後交流踴躍,未來將持續辦理相關活動,與市場各方攜手維護誠信 交易環境。
|
17 |
貝萊德iShares首檔ETF 將在台掛牌 |
摘錄工商B5版 |
2025-10-15 |
臺灣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之路再傳捷報,全球最大ETF品牌-iSh ares,即將由其母公司貝萊德集團(BlackRock)旗下的貝萊德投信 引進臺灣,正式加入本地ETF市場,其募集的貝萊德iShares安碩標普 500卓越50 ETF,已向臺灣證券交易所申請掛牌上市,將成iShares品 牌首檔在台掛牌的ETF產品。
證交所表示,貝萊德集團作為全球資產管理業者的領導者,旗下的 iShares品牌,為全球發行規模最大的ETF系列,首度加入臺灣ETF市 場具高度指標性意義。
貝萊德投信表示,該集團深耕台灣超過20年,近年即開始積極評估 並規劃將集團旗下全球最大ETF品牌iShares引進臺灣。
為因應此策略布局,貝萊德近期已在臺擴編營運規模,並於今年8 月完成設立在臺首個區域中心,臺灣也因此成為該集團繼日本、香港 、新加坡和澳洲後,最新開拓的亞太區ETF市場,展現對臺灣市場的 高度重視與長期承諾。未來將持續引進多元化的資產管理解決方案, 深化在地化經營。
證交所表示,自金管會推動亞資中心政策,已有外資業者安聯投信 及聯博投信,首次加入臺灣ETF市場,此次全球領導者貝萊德投信引 進全球最大ETF品牌iShares加入臺灣資本市場,預期未來將吸引更多 國際資產管理業者將臺灣視為亞太區資產管理與投資決策中心,進而 創造資金、人才與創新的正向循環,為國內資本市場注入新動能。
|
18 |
上市公司9月營收亮眼 |
摘錄工商B5版 |
2025-10-15 |
臺灣證券交易所14日公布上市公司9月營收表現亮眼,達4.41兆元 、年增15.37%,其中,9月營收以綠能環保業營收翻倍最吸睛,年增 113.16%,金融保險及電腦及周邊設備業營收增幅各達50.61%及31 .08%,表現十分亮眼。
至於上市公司前三季營收34.14兆元、年增也有12.64%,表現穩定 增長,成長的三大產業由電腦及周邊設備、綠能及半導業等,各以年 增34%、32.5%及22.26%的優異表現拿下。
證交所表示,本國及第一上市公司(含創新板公司)分別計964家 及89家,共計1,053家皆已如期完成9月營收申報。9月全體上市公司 營收成長及衰退公司各576家及477家,前三季營收成長及衰退公司各 545家及508家。
證交所分析,上市公司9月營收成長較大的產業中,綠能環保業因 承接工程案件依進度認列收入,金融保險業因保險淨收益及投資相關 淨收益增加影響,電腦及周邊設備業受惠AI伺服器需求。9月衰退較 大的產業中,橡膠工業因個別公司去年同期子公司認列高額建案銷售 收入而本期無此情事,航運業因貿易量受美國關稅影響及運價下降, 造紙業受全球經濟放緩市場需求下滑。
累計前三季營收成長較大的產業中,電腦及周邊設備業受惠AI伺服 器需求,綠能環保業因承接工程案件依進度認列收入,半導體業受惠 AI晶片需求。
至於前三營收衰退較大的產業中,塑膠工業受美國關稅影響,石化 需求減少,航運業因貿易量受美國關稅影響及運價下降,橡膠工業因 個別公司去年子公司認列高額建案銷售收入而本期無此情事及受大陸 輪胎廠低價競爭。
|
19 |
0050定期定額 人氣飆 |
摘錄經濟C5版 |
2025-10-14 |
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布9月定期定額統計,除由台積電(2330)蟬連最熱門個股存股標的外,元大台灣50(0050)定期定額戶數在9月首度突破50萬戶,達53.58萬戶,月增幅達10.6%,寫下台灣ETF市場新紀錄,亦凸顯國內投資人透過定期定額投入股市的熱度持續升溫。
觀察9月定期定額戶數持續成長,與權值股的亮眼表現高度相關。受惠於全球AI浪潮與先進製程技術的領先地位,台積電股價在9月強勁上漲12.5%,寫下繼2024年7月以來最大的單月漲幅。這股強勁的動能,直接反映在投資人的定期定額選擇上。
台積電定期定額戶數在9月持續攀升,單月戶數達到11.82萬戶、月增幅達7.9%,穩居個股定期定額人氣王寶座。法人指出,台積電作為國內半導體產業的「護國神山」,其股價波動不僅牽動大盤,也成為投資人低門檻參與高價股成長的絕佳標的。而9月的大漲,讓許多錯過前期漲幅的投資人,更傾向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分批布局這檔核心資產,確保能參與下一波成長。
統計數據顯示,整體定期定額市場在8、9月呈現「科技爆發與穩健理財並重」的趨勢:電子股除台積電的增長外,鴻海戶數也穩步增加、持續名列第四名,而存股族最愛的金融股,兆豐金以些微差距再次擠下玉山金,重回定期定額戶數第二名寶座、為2.98萬戶。
ETF方面,除市值型龍頭0050創下里程碑外,第二名的國泰永續高股息定期定額戶數較上月小幅增加至29.49萬人,而元大高股息、富邦台50、群益台灣精選高息等三至五名的ETF,戶數則較8月有所減少,受惠9月股市表現亮眼,資金流向元大台灣50與海內外科技權值股相關ETF,如國泰台灣科技龍頭、統一FANG+定期定額戶數均有增長。
|
20 |
校園證券投資賽 開放報名 |
摘錄經濟C5版 |
2025-10-14 |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持續推廣投資人教育,替全國大專院校學生量身訂做的證券投資知識競賽活動「校園證券投資智慧王」,已開放報名,此次總決賽冠軍隊伍獎金高達12萬元,總獎金超過80萬元,歡迎各大專院校學生踴躍組隊報名,報名不限財金系所。
證券投資智慧王活動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網路初賽訂於11月12日至14日連續三天舉行,12月9日於證交所(台北101大樓)辦理複賽暨總決賽活動,可爭取最高榮譽及12萬元獎學金。
各大專院校在籍學生(含碩博士、外籍、陸籍及交換生),三人即可組隊報名參加(不限年級及系所,同校大學生及碩、博士生可混合組隊),詳細活動辦法請參閱本活動官網https://act.twse.com.tw/wisdom/。
此活動已連續舉辦22屆,以理論結合應用,設計涵蓋ETF、交易制度、新金融商品、風險控管、追蹤誤差、股債配置等題型。
|